八月啊八月/上篇
(2010-09-06 20:09:08)
标签:
《七月》上篇《八月的乡村》鸡肋杜甫中国杂谈 |
分类: 散文 |
八月啊八月
牧童
上篇
八月,我生命中的八月,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或者说,我一生中的许许多多的事,差不多都要在八月等待我,折磨我,考验我,忽悠我……八月,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似乎已成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令我揪心;进退维谷,使我伤神。因为其一“鸡肋鸡肋,食之无肉,啖之有味”;其二,酷暑难耐,有了事做,可以忘掉酷热,这是避暑的良方;其三,面对苦难我若不闯,苦难照样会来缠我,与其被动被缠,倒不如主动闯闯;当那命定的九九八十一难闯过之后,能否成佛,只能看佛祖的恻隐之心了!
英雄不问出处, 英雄在于行动。
总之,八月这个月份,已深深地烙进我的脑海中了!
八月,是季节交替的时候。
中国文学史上有些名著都与八月有关:杜甫曾慨叹“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李商隐也曾对妻子倾诉“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诗中虽没点出具体月份,但八月是仲秋,我想应当是八月。
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从写眼前景,转入抒发个人情感,表达用世之衷曲,巧妙而得体。
如果再宽一点说,几乎写明月的诗,多在八月。李白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即是;而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则都在诗中或标题均已点明是八月了。
八月这个月份出现最多的,莫过于《诗经》中的《七月》: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五月鸣蜩。八月其获……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七月亨葵及寂。八月剥枣……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先翻译一下:
七月火星向西落,八月要把芦苇割……
七月伯劳声声叫,八月开始把麻织……
五月知了阵阵叫。八月田间收获忙……
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来到屋檐下……
七月煮葵又煮豆。八月开始打红枣……
七月里面可吃瓜,八月到来摘葫芦……
《七月》一诗叙述农人一年到头的劳动,读来令人产生极其丰富的想象,一幅幅生动的农家劳动画面历历在目。而其中的八月,则是收获的月份。
萧军早期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表现了东北人民不甘当亡国奴、誓死保卫家乡、争取民族解放自由的思想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鲁迅在序言中这样说道:此书 “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与活路。”它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2010.09.06晚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