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舟钻入龙洞的民俗传说

(2010-06-12 22:29:23)
标签:

龙舟

龙洞

乌龙

乡民

古溪

邻乡

杂谈

分类: 散文

龙舟钻入龙洞的民俗传说

                                    牧童

揭东县龙砂乡港畔村(现属曲溪街道办事处)过端阳节不是五月初五,而是五月初四。为什么龙砂乡港畔村的端阳节要提前一天过呢?这是有其特殊原因的。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来龙去脉:

公元一五四四年,明世宗十四年冬, 龙砂乡民始建祖祠,奠基施工之时,在地基下面挖出了两瓮金鼓铜钱,众人惊喜之余,决定用金鼓铜钱作为龙鳞造两条龙舟,以取其灵气。造舟工匠钉龙鳞时,最后发觉竟然少了三个金鼓铜钱,原来被人偷了。 众人四处寻找,偷铜钱的木匠最后终于带着自愧的心情把铜钱交了出来。

两条龙舟造毕,一条漆上乌漆成为乌龙, 一条漆上红漆成为红龙,一乌一红两条龙舟活龙活现。

翌年四月十四日辰时乌红两条龙舟首次下水, 从龙砂乡划往枫江口,岸上观众见此两条活龙活现的龙舟,无不拍掌赞叹。自此始, 龙砂乡的乌红两条龙舟每与邻乡邻镇比赛,无不大获全胜,因而被远近誉为“江中无敌神龙”。

龙砂乡民为了增进与邻乡邻镇的友谊,认为不能每次比赛都获胜。众人于是献策,决定在两条龙舟舟腹首尾各钉上两条板凳,以增加水下阻力从而使龙舟行进的速度能慢下来。

于是, 众人同意按这个想法去实施,可是出乎意料之外, 比赛时, 这两条龙舟行进的速度不但没慢下来,反而比原来更快。乡民们最后悟出,在龙舟舟腹首尾各钉上两条板凳,这不是让龙长出了四只脚吗……

一五七四年五月初三中午, 龙砂乡民古溪嫂到溪边踏头(河埠台阶)洗笼椅脚(蒸粽子的炊具),看见这两条泊在龙砂乡祖祠前的龙舟在吃溪边的竹叶。古溪嫂回家后告诉丈夫古溪说,你知不知道龙舟是活的,我竟看见它们在吃溪边的竹叶。你以后要到乌龙掌舵时,千万记住系上我当年出嫁时的腰裙。古溪说好。

五月初四中午, 这两条龙舟从溪中划出榕江北河去比赛, 古溪系上古溪嫂的腰裙上乌龙掌舵。出发时本来天气睛朗,但乌龙刚出江口,骤然间乌云密布,天昏地暗,继而电闪雷鸣,暴风急雨迅猛而至。三声锣鼓响过, 乌龙沿江飞奔,疾如飞矢,奔向江上游的龙洞直钻了进去,舟上三十多个青壮年顷刻间尸骨全无,唯有古溪的尸体被抛在龙洞外边。

噩耗传来, 龙砂乡民尽皆惊骇, 乡民们火速奔到出事地点,收古溪的尸体安葬在龙洞边。据传说,乌龙钻入洞后不久, 有人发现大皮鼓在距龙洞很远的锡场镇龙潭角浮出来,人们传说:假使乌龙上有一个掌舵的人, 乌龙从龙洞钻进去后一定会从江边的山脚下的虎洞钻出来, 三十多个青壮年也就都能活着。因古溪身上系着古溪嫂的腰裙而亵渎了神龙,故进不了龙洞。

每当三伏炎热天,人们在龙洞周围还经常会听到从龙洞里传来龙舟鼓声和呼喊声:扒啊扒,少个掌舵老师父。

后来, 龙砂童谣唱道:红龙红酣酣, 乌龙钻入洞,白龙走去挽,哪知不回返。

从此以后, 龙砂乡民造龙舟时,红黄青白色敢造,但再也不敢造乌色了。每年龙舟下水前, 龙砂人都必须先到龙洞去祭拜,以祈求龙舟下水平安。

乌龙钻入龙洞以后, 龙砂乡港畔村民为纪念在乌龙钻入洞时遇难的亲人——当年乌龙上的浆手绝大多数是港畔村人,故改为五月初四提前过端阳节,因当年是闰六月,计算到七月十四日刚好是一百天,所以龙砂乡港畔村民的中元节也改在七月十四日提前过。

自从更改这两个节日之后, 龙砂乡从此年年财丁兴旺……

 

说明:此文根据《揭阳县曲溪区志》一九八七年油印稿整理改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