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天籁与当代人的浮躁
(2010-03-19 18:03:47)
标签:
森林狂想曲当代人表叔大自然洪海生杂谈 |
分类: 文学评论 |
大自然的天籁与当代人的浮躁
——浅评水军的长篇小说《森林狂想曲》
陈镇朝
水军的长篇小说《森林狂想曲》叙述的是洪海生的表叔——粤东揭西县城的郝思力医生赚够了大把大把的钞票却又无福消受, 他治好了千千万万人的病,却又治不好自己的病,他受不了抑郁症的折磨而自杀了。表叔的死,引起了海生对海南农场路千岭森林、青山、绿水以及他少年初恋的种种美好回忆,寄托了他对森林、青山、绿水的热爱和对逝去的青春岁月的怀恋。
《森林狂想曲》本是一首自然与音乐融合的自然乐曲。共收集鸟类、蛙类、蝉类、虫类、山羌、猕猴、飞鼠、溪流…等近100种自然声音;乐曲中的自然音源与音乐的节奏、调性相合无间,如《夜的精灵》里动物与蛙虫组成的打击乐声、《野鸟情歌》中的画眉的鸣声,《水径》的溪水声与大提琴弦音,《日安,亚热带》中段钢琴声和水声谱成的宁静意境,这些均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
小说用《森林狂想曲》这一乐曲名作为书名并作为故事的背景音乐一再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羡慕,以及追求一种心灵上清凉而又纯净的空间世界的热切渴望
小说对主人公洪海生的成长过程、爱情经历等进行了具体的生动的描述,通过洪海生这一形象,我们不但看到了一个普通少年的成长史,也看到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爱情、婚姻、性观念的种种发展与变化。
《森林狂想曲》对于生活场景的描写笔法细腻而真实,人物形象的塑造基本还是鲜明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 主人公洪海生而立之后,没有树立起自己人生正确的或理性的追求目标,最后也被这个浮躁的现实社会所同化而变得庸俗化,这就使这个形象光彩暗淡了;女主人公洪海生的初恋情人曹玉梅,不敢坚持追求自己心中的所爱而屈从于父亲对她婚姻的干涉,没有爱情的婚姻又使她郁郁不得欢而过早地病亡了。男女主人公在前半部各有爱情追求时写得比较鲜活,而后半部因爱情无果, 曹玉梅的婚姻又成了枷锁,而洪海生又既无追求又无坚守,成了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 所以, 最后这两个人物形象虽塑出来,却缺乏光彩。
另外,在结构上,如果结尾能够照应一下开头,可能会使小说结构更缜密些,也使主题能进一步得到某些深化或升华。
2010.03.19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