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羌族人家

(2009-08-29 08:24:42)
标签:

羌人

羌族

羌笛

村寨

姜维

茂县

杂谈

分类: 游记

羌族人家

陈镇朝

 

知道有这么一个民族,却是从唐诗宋词开始的。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羌笛何須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渙《凉州词》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將军白发征夫泪。

——宋·范仲淹《漁家傲》

这说明羌人是喜乐擅乐的。而且在很早很早(起码在唐)以前就已经在大量地生产出产乐器的名牌产品——羌笛了。

从成都出发,经过都江堰,然后溯着岷江上行,就进入羌族人聚居的汶川、茂县了。导游小姐小周说,羌族,现在被称为是熊猫民族。也就是说,这个古老民族,现在就剩汶川、茂县这一小支了。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记得:诸葛亮北伐中原,魏国曾借羌兵御蜀,所以有了诸葛亮乘雪破羌兵的故事情节。那时西羌国王手下,文有丞相雅丹,武有元帅越吉等,文臣武將齐备,可见其国还不小,要不怎么能与诸葛亮抗衡?况羌兵都是骁勇善战的……由此说明这曾经是一个不容小視的民族。

回來后查了查資料:羌族,古民族,原住在以今青海为中心,南至四川,北接新疆一带地区。东汉时移居今甘肃一带。东晋时羌人首領姚萇曾建立后秦国(公元384——417),都长安,后被东晋所灭。

可惜,羌族人虽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由此看來,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來说是多么地重要。听说现在阿壩州的师范学院,有专家教授正在研究羌族的语言。不久的将來,有可能研制出羌族的文字也未可知。

在汶川与茂县间,有一座威州城。据说,三国时姜维曾镇守(我想是曾带兵在这里驻扎过)此城,后羌人为纪念他,改此城为姜维城,简称维州。《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姜维传》也有记载:这一年(延熙十年),汶山的平康夷部族造反,姜维率領军队去讨伐,平定了那里。上面的传说和这条史料还是比较接近的。因维和威谐音,后人就误叫成威州——其实,后蜀汉为魏所灭,姜维一家老小均被魏军所杀,所以维州(姜维城)改称威州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羌,从羊从人,这本应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

一路上,我们看到在岷江两岸的青山碧水之间,散布着大小不一的羌人村寨;也看到了成片的玉米地,成畦的蔬菜,和漫坡的果林。这说明羌人早就从游牧而定居农耕了,虽然偶尔也看到羊群和马。除了妇女还保留着自己民族的服饰,男人的穿着基本上也都汉化了。从村落上体現出其民族风情的是那些形态独特、雄伟耸立的羌人碉楼。据说这是用石头与米浆筑起來的,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经风耐雨。据说,古时候一座羌人的村寨,就是一座坚固的城堡。家家相通,且户户有地道,寨里简直是一座迷宮。即使敌人进得去,也无法走出来。

 

从茂县县城往北八十公里,有一个称为叠溪海子的湖,据说在海子的水下是当年的县城。一九三三年的一次大地震,整个县城下陷被埋进山谷里,它的上面却形成了一个狭长的海子。

一九三五年六月,红军长征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后,在四川懋功地区进行休整。这个懋功,应该是現在的四川阿坝州的茂县一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