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比照价值——《原配夫人》序[1]
(2009-04-16 22:13:23)
标签:
原配夫人千秋万世中短篇小说邻居吴锦春 |
分类: 序跋 |
吴锦春先生送来了他的中短篇小说集《原配夫人》的文稿,要求我为他写篇序文。我答应了,但心情比较复杂。
古今中外,为人做序者,若不是文坛名流,也应是政坛显要,而我什么都不是;我何德何能,敢担此任?当然,文坛有大小, 政坛也有大小,就以我们所处的这个县或者这个镇来说吧,横搜竖索,也轮不到我有资历来为他的小说集写序。吴锦春先生在曲溪镇完全可以算是一个有头有脸的名人——他从一九七七年起就在曲溪各学校当小学校长一直至二零零零年,退休前有五六年在镇教育办执掌人事调配的大权, 曲溪镇现在各村、镇的中青年执政者,多数出其门下;而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回乡后,二十多年来不管在哪一所学校中都只是一个末三流的教师而已。别说吴锦春先生这样的人,就是那些刚踏出校门的师范生或我的学生,多数见了我也鼻孔向上,视而不见——因为我混得确实令人不屑一顾。
可是吴锦春先生却偏偏找上我,要我为他的小说集写序,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看得起我、信任我;也说明他尊重知识——虽然我的知识很有限。士为知己者死,就冲这一点,我不忍推辞,只好忝为其序了。
据不完全的统计,在曲溪镇的八九百个教师(包括完中),如果再加上县直属学校,起码教师人数也在一千五百人以上,估计也该有七八十个正副校长,这其中,追求文学爱好的人屈指也就是那么三五个人而已,而身为校长,有此文学雅兴而写小说者,且追求而不辍者,唯有吴锦春先生。这就非常难得!
关于时下的文学这个大话题,我不想在此饶舌。我只想说, 有追求, 总比浑浑噩噩地无追求高;而追求文学这种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总比追求物质欲望方面的追求高;当然, 也更比博六合彩,打扑克,搓麻将等的追求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博六合彩,打扑克,搓麻将当然也可以算是一种追求,消耗生命时光的追求。
我认为:追求物欲方面的人眼光比追求精神层面的人短浅,前者只注视现世,而后者更注重千秋万世——只有精神才能流传于千秋万世,而物质,包括人的身体以及所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最易消亡。而文学,就是属于精神方面的东西,是可以流传的。我们设想一下,再过三五十年,吴锦春先生和他的一切同龄人都百年之后,一切灰飞烟灭,能遗留下来的,能被人提起的只有诸如文学之类的著作,纵庙堂之高放之不上,那么,县志或镇史也是必须提及的,起码族祠或儿孙也是要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