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自心灵深处的疼痛——对《无法回避的疼》“相机

(2009-02-14 22:41:24)
标签:

无法回避的疼

心灵深处

恶少

小说创作

阿佬

分类: 文学评论

                              发自心灵深处的疼痛

   ——《无法回避的疼》“相机事件” 的感悟

                                      黄洁宇

    发自心灵深处的疼痛——对《无法回避的疼》“相机

      初闻陈镇朝老师的大名,是在三四年前《揭阳视听周报》的一则文讯上,我得知陈老师出版了一个小说集子《夕阳无语》。后来陆续看到老师不少散文作品和教学文章,或质朴,或诙谐,无论如何,我觉得他的文章有一点最可贵的东西——富有生活气息。

现在,陈镇朝老师出版了长篇小说《无法回避的疼》(以下简称《疼》),这是他个人创作史上的一个较大的突破,对于揭阳文坛来说则是一大盛事。因为,揭阳文艺界的小说创作一直都比较冷门。现时揭阳文坛各种报刊刊载的散文若用“充斥”二字来形容,恐未为过。当揭阳作家的散文、诗歌作品迭出的时候,我们能记起的本土著名小说作家,除了黄济群、杜可风、谢琼霞等人之外,似乎已经无他。

当然,文学体裁没有轻重之分。然而,小说乃是当今文学创作的主流。不少人曾怀着一种质疑的态度——难道揭阳作家群丧失小说创作的生命力了吗?陈老师长篇小说的出版,可以说是给了上述质疑态度的一个回答,同时也给揭邑的文学花园增添了一朵奇葩。

承蒙老师错爱,我斗胆也为老师的小说写一点读后的文字。

读完了《疼》之后,我感觉最真切的一点是:作品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若非作者的亲历或所见,必定是无法写出这样的作品的。正因着这种生活的真实感,作品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赤裸裸的不公甚至是非黑白的颠倒错乱,让人的心灵感受到了一种锥心彻骨的疼痛。

现就小说的第二部《相机事件》,浅谈我的心灵所感悟到的“疼痛”。

正月里,玉港镇游锣鼓,游花灯,全镇沉浸在一派歌舞升平的节日气氛之中,小说的主人公阿佬却被飞来横祸不幸砸中——他被派出所怀疑私藏了顾客遗失的价值近千元的相机。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派出所居然变相扣留了他,而“审讯”他的却是他自己的学生。在派出所里,阿佬被饥渴折磨了几乎整整一天,竟连一口开水都无法喝到。多么的狼狈与无奈啊?这不仅是对公民人身自由的直接侵犯,更重要的是对人格、心理的严重摧残。作为一个有目共睹长期兢兢业业育人子弟的人民教师,居然被人竟凭几个来路不明的人的一面之辞,就被怀疑是“贼”而蒙受不白之冤。尽管阿佬后来为维护教师的人格尊严及自身的名誉,背水一战,罢课进驻镇政府与派出所公开叫阵,他的竭力抗争,却还是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

“相机事件”的直接受害者不仅仅是阿佬,而且祸及其一家。特别重视名誉的阿佬的老婆倪玉,在她一家遭受如此之人格上与名誉上的奇耻大辱之时,竟至到了她的心理无法承受的地步,因而绝食待毙,差点命丧黄泉。后来若非阿佬昔日挚友于秋伸出援手,这沉冤也终难昭雪,但这伤害终也令人无法忘怀!

阿佬“开始对他以前尽心尽力服务的教育界产生了怀疑——我把一切都献给您了,您能保护我吗?您能让我安心教好书吗?”这看似轻轻的一问,却问到了人们的心坎上,着实发人深思!

 几个游手好闲的恶少随意搞的一个恶作剧,就差点闹出人命,毁了一个家庭。这确实令人震惊与深思!恶少们是可恶的,更是可悲的。他们令人心痛的,不仅仅是其卑鄙的行径——他们于社会来说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尊严,也是法盲;于已来说则是蹉跎岁月,浪费自己的青春。他们未来的路在何方?这里所折射的,正是透露出了当前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在对青少年教育问题上的种种不足与诸多弊端。

玩弄权术、为富不仁的某些人民“公仆”,其表现出来的所作所为也令人切齿!他们只知道官官相护,一朝得意,居然为旧恨而残害无辜。老一辈革命家经历枪林弹雨打下江山,新一代官员有一部分却只顾贪图个人享乐,没有真真正正去为人民服务。他们忘记了——党培养他们,国家培养了他们,人民信任他们!而他们反而是为所欲为,肆无忌惮。他们中饱私囊,损害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利益。也许一时间人们斗不过他们,奈何不了他们!但有朝一日他们总会锒铛入狱,甚至被推上断头台的。其归宿正是他们自食其恶果,他们的可悲结局不难想见! 他们卑微的灵魂永远无法攀上高处,他们充其量只是金钱、权术与美色侵蚀下的一堆废铁而已!

人民群众始终是历史的创造者。至于这些国家的腐败分子,是永远无法获得人民的尊敬与爱戴的。腐败分子是值得痛恨的。以我之见,他们是阻碍社会进步和谐的真正“疼痛”之症结。

一个小小的相机,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祸患,在故事情节发展的处理上一波三折,叙写得相当到位。作者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去刻划表现人物性格,也从而将小说或隐或显的“疼痛”这一主题,不动声色地展现得既淋漓尽致, 又自然到位。

《疼》让读者的心灵久久地为其“疼痛”而疼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