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淮左名都——记扬州

(2008-12-26 17:08:54)
标签:

淮左

二十四桥

名都

扬州五亭桥

宋高宗

杂谈

分类: 游记

淮左名都——记扬州

扬州五亭桥

我到了扬州,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唐代一个著名的诗人杜牧,因为,未到扬州之前,我对扬州的繁华美好印象,主要来自杜牧的诗: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遣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

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曾是商业集中的大都市,南北交通的枢纽大站,它的繁华热闹曾经盛极一时。沈括在《梦溪笔谈补》中记载:“扬州在唐时最为富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七里十三步。可纪者有二十四桥。”

《唐阙史》记载:“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万数,辉罗耀烈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

刘逸生先生在《唐诗小札·徐凝<忆扬州>》中指出:“扬州不仅白天是热闹的,晚上的景色尤其迷人:万家灯火,争辉并照,满城丝竹歌舞,乐声沸天。再趁上月明之夜,灯月交辉,游人肩摩踵接,到处可以看到歌舞演出。”

扬州之盛可想而知,但我对扬州的第二个深刻印象却是它曾是战场或屠场。这一印象来自宋姜白石《扬州慢》词:“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扬州是一个军事重镇,它的南面就是长江北岸的另一军事要地瓜洲渡。公元一一二九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和公元一一六一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金兵两次南侵,窥伺欲渡长江,扬州两次受到金兵惨重的破坏。从姜白石词中,我们看到了扬州在兵燹战火中所呈现的颓败、凄凉、萧条的景象。延至明末,清兵南下,史可法在扬州誓死抗清。城破,清兵屠城十日,烧杀淫掠,杀人如麻,血流成河,那惨状更非笔墨所能描述的了。

扬州虽在江北,它的景色却不逊于江南,而最能体现扬州的江南特色的就是瘦西湖。瘦西湖位于扬州西北近郊,它的形状呈不规则的之字形,又近似于一把老式手枪的形状。

我们从瘦西湖东门进入,一路往西走去,约走了三个半钟头才到西门。

据说瘦西湖是清康乾时期形成的。这是一座“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曲曲折折,瘦瘦长长的湖上园林。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绿杨掩映之中,穿插着各式各样的亭台楼榭,卷石洞天,石壁流泉,垂柳红花,曲径虹桥,画舫绿荷。它那独具一格的湖光山色,既有南方之秀,又具北方之雄。

游瘦西湖,正如观赏一幅一点一点缓慢地向你展示的国画长卷那样。如果把杭州西湖比做大家闺秀,那么扬州的瘦西湖则可称为小家碧玉,她更有一番迷人的韵致。那最著名的二十四桥就是瘦西湖中最美的景区之一。

也许有如此奇异的山水,才会诞生扬州八怪那样奇异的画匠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