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亚热带食用植物——假蒌

标签:
美食 |
蒌叶 别称:蒟酱、青蒟、芦子、大芦子、槟榔蒟、槟榔蒌,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栽培植物,既具有独特的民族食疗文化,又有较好的药用价值。据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蒟酱有破痰积、治心腹虫痛、胃弱虚泻、霍乱吐逆,解酒食味,散结气、治牙痛等作用。蒌叶是一种多年生藤蔓植物,叶片厚大,色泽浓绿,气味芳香,遮荫及观赏效果较好,抗病抗虫性强,栽培技术简单,适宜楼房、庭院种植。可用作城市与乡村的绿化、观赏植物。 我国东起台湾,经东南至西南部各省区均有栽培。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达加斯加。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化痰,消肿止痒。用于风寒咳嗽,支气管哮喘,风湿骨痛,胃寒痛,妊娠水肿;外用治皮肤湿疹,疮疖、脚癣。
中医多用于镇痛、健胃,明代云南、两广的少数民族虽也用来调味,但不如蒌叶味佳。因此,古人视为一方珍味的蒟酱原料,非蒌叶莫属。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煎水候温外洗,脚癣可浸泡。
【现代药理实验】:对麻醉狗,低剂量蒌叶挥发油会产生暂时性血压降低,切断两侧迷走神经或预先应用阿托品后,降压作用仍存在。大剂量则使血压持久下降,呼吸先兴奋而后突然停止。对两栖类和哺乳类动物心脏,可抑制其收缩力及频率。
蒌叶的另一用途是与槟榔合嚼,可防治寄生虫病等传染性疾病,并蔚为风俗,构成云南、岭南古代地方文化内之一。
该种提取的芳香油为蒟酱油,可作调香原料。东南亚不少民族喜以其叶包古贲灰与槟榔作咀嚼嗜好品。
制酒曲,刘歆期《交州记》云:“今蜀人惟取萎叶作酒曲,云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