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语文下册生字的字理与字谜(二)

(2012-03-27 17:48:31)
标签:

杂谈

一年级语文下册生字的字理与字谜(二)

 



http://www.ha.xinhuanet.com/fuwu/kaogu/2010-10/11/xin_2831007110854390216821.jpg

http://www.ha.xinhuanet.com/fuwu/kaogu/2010-09/13/xin_32309071308203752065711.jpg

 

 

 

 

 

  [字理] 1、会意字,从“手”,从目表示用手加额,遮目而望。2、把一只手放在眼(目)部上面,向远处观望。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14853afc98470.gif

  [字谜]1、一手遮目。2、手高眼低。

 

  [字理] 1、异体字“著”形声字,从草,者声 。俗写作“着”。2、 “羊”懒于转睛,老是傻看着东西,意味着进行的时态。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14913afc30080.gif

  [字谜]1、相差一半。2、含羞半敛眉。

 

  [字理] 1、会意字,甲骨文是手持笔绘画。篆文变成田界,简化为画,在“田”地的四周画出边界。2、繁体字,描出(聿)“田”地的界线(一)。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f/jf15888ahc94929.gif

  [字谜]1、空山之中一块田。2、开空山,种一田,种花种草像花园。

 

  [字理] 1、会意字,从竹,从夭。夭亦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2、当人开心大笑时,他晃动着身子,就像竹在风中摆动那样。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17754afc38534.gif

  [字谜]1、枯笋。2、竹字头下无女妖,它把天地改变了;脸上开出一朵花,人人见它心情好。

 

  [字理] 1、会意字,甲骨文从四手共抬一物。2、篆文从舁(共抬东西)从“同”。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1762afc68101.gif  [字谜]1、应推广有八项。2、六郎两鬓贴花。

 

  [字理] 1、会意字,像一器物,下有底,上有盖,上下相合,中间所装之物即为“繁体字会的中间部分” ,简化为会,草书简化。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f/jf13821ahc18753.gif

  [字谜]1、人能驾云。2、道听途说。

 

  [字理] 1、形声字,从女,马声。2、全世界人普遍用于称呼母亲的一个音。 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6349afc32815.gif

  [字谜]1、雌马。2、女子拉着马,娃娃都爱她;从小学说话,张口先喊它。

 

  [字理] 1、形声字,从女,乃声。2、从可敬(乃)的妇“女”身上来的。乃,尊敬的(乃父,你或他可敬的父亲)。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6342afc29561.gif

  [字谜]1、要一半,扔一半。2、娃娃生下先吃它,此乃本是女人家。

 

  [字理] 1、象形字,甲骨文像驾驭马的缰绳。古御和卸都从午。篆文呈木“杵”形。为“杵”的初文。2、小篆上端直指顶点,是由日当头的意思而来。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xz/xz3355agc45823.gif

  [字谜]1、老许从不言语。2、看看似牛,其实是马(午属马)。

 

  [字理] 1、会意字,从“合字的上部”,从口。口像器物,“合字的上部”像盖,器物盖上盖子为合。2、由“人”“一”和“口”组成,因此表示同意或一致。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f/jf5384ahc92290.gif

  [字谜]1、单身汉。2、拿不出手。

 

  [字理] 1、形声字,从“放的右边,反文”,方声。2、手“反文”持刀柄(方)。本义是驱逐。  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f/jf12554ahc52786.gif

  [字谜]1、方块文字不容绑,好似光芒照八方;解开绳索得自由,由小变大它帮忙。

 

  [字理] 1、会意兼形声字,从“收的右边,反文”,(手持物敲击)从“收的左边” (是三股绳)亦声。本义是拘捕,逼使人就擒。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12546afc37597.gif

  [字谜]1、叫西牧东。2、差些可凑4文钱。

 

  [字理] 1、象形字,甲骨文像妇女柔顺地跪坐,双手放在胸前之形。2、 篆文像盘脚坐着的人。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gf/jgf6341acc97931.gif

 

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6341afc74102.gif

  [字谜]1、如出一口。2、人说多子为好,我说少生为妙。

 

  [字理] 1、指事字,从大,下加点。2、大字加一点,表示比大还大。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4931afc46397.gif

  [字谜]1、老大脚踩铁丸。2、无点为大,有点更大,问它何用,锦上添花。

 

  [字理] 1、象形字,像云气之形。古同乞。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12610afc77851.gif

  [字谜]1、一去就乞讨。2、一撇两横本想飞,缺了两点本身没;化入天空看不见,呼吸便知它是谁。

 

   [字理] 1、会意字,篆文从日,从甲(种子发芽后列开之形),楷字从十,表示太阳(日)从地平线下慢慢升到地平线上。2、阳光(日)“十足”,是日高三竿的早上。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12733afc46114.gif

  [字谜]1、十日。2、朝中没有十月。

 

[字理] 1、会意字,从大(人),从U(原始人类的住所),表示太阳人离开房屋或洞穴。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3382afc75690.gif

  [字谜]1、丢掉一撇。2、直出浮云间。

 

  [字理] 1、会意字,从人,从京(高地)。京亦声。人在高处。隶书移人于京下,“京” 变形为亮。“人” 变形为几。2、一个高个子所能看到的,即清楚而且明确。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3412afc41912.gif

  [字谜]1、无口有几高?。2、一点一横小口开,口下几个秃宝盖;都说它是光之子,它用光线照四海。

 

  [字理] 1、 形声字,从口,禾声。2、每人“口”有“禾”(粮食),社会才能和平,人对人才会和气。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f/jf5489ahc72358.gif

  

  [字谜]1、一半吃香。2、利害各半。

 

  [字理] 1、 形声字, 从言,吾声。2、 “五口”之家内的 “言”。 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f/jf18805ahc40610.gif

  [字谜]1、我的话。2、五口人说话。

 

  [字理] 1、 形声字,从十(表数),人声。2、 在“人”字上加 “一”横。当时千位数常标记在人的肚子上。 甲骨文: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gf/jgf3349acc71605.gif

 

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3349afc66013.gif

[字谜]1、禾高人不见。2、有舌头,无舌根。

 

  [字理] 1、形声字,从木,子声。2、一种多产果实(子)的树(木)。  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11439afc99857.gif

  [字谜]1、子年植树。2、宋字去宝盖,上下搭起来。

 

 

  [字理] 1、象形字,篆文上从禾(表属类),下像禾穗下垂摇曳之形。2、 有“九”颗穗的 “禾”杆,表示优美而好。乃是一个扭曲了的“九”字。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14309afc66741.gif

[字谜]1、是禾。2、有丝能织锦,有金却生锈。

 

 

  [字理] 1、会意字,从黍省,从甘。变形为香。2、甜“舌”的玉蜀“黍”,由此带来的嗅觉的感觉。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21036afc37191.gif

  [字谜]1、庄稼喜阳光,扑鼻闻芬芳。2、明月无消息,千里有人来。

 

  [字理] 1、 形声字, 从口,昌声。2、以“口”引起注意,昌,引起注意。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5684afc12183.gif

  [字谜]1、三日之中只有一日有空。2、小两口,大两口,旁边还有另一口;五口相和在一处,同歌一曲有好处。

 

  [字理] 1、会意字,从走之,从车。古时用人拉的车,即辇。2、 “车”子一辆一辆地走过(走之),连接不断。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4710afc27734.gif

  [字谜]1、水陆连运。2、还不走?车来了。

 

  [字理] 1、形声字,从“走”之,元(袁)声。2、繁体字,松(袁)而未能控制的距离(走之)。袁,字形似松领的外衣。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4715afc75775.gif

  [字谜]1、元旦行。2、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诗句)。

 

  [字理] 1、会意字,从“宝盖”,从正。正亦声。宝盖表示家。古人认为家正则表示天下安定。2、当“匹的异体字”(脚)位于隐蔽处(宝盖),不给暴露,当然也稳妥多了,不像在走路时易受损害。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6243afc41863.gif

  [字谜]1、一点一横长,两边挂铃当;下头有个人,人儿瘦瘦长。

 

  [字理] 1、会意字,甲骨文和篆文从“宝盖”,从口,像墙上的窗子。古代窗子坐南朝北,前堂的窗叫牖,后堂的窗叫向。2、像两人相背的样子。

   

 金文大篆: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f/jf5396ahc82391.gif

 

  [字谜]1、一句不猜旬。2、切角补边原状回。

 

  [字理] 1、会意字,古人用吕(稆,农具耕作)。“私的右边”亦声。 甲骨文: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gf/jgf2706acc21626.gif

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2706afc41127.gif

  [字谜]1、似是无人。2、两人踢球,一人卧倒。

 

 

   [字理] 1、会意字,甲骨文同育,像妇女产子的样子。篆文从人,从口,像一个人扬臂用口发布命令,同司。2、繁体字,人多走路时,脚似乎被丝(绞丝)线束缚住一样,则落于后边。“双人旁”,漫步或人多;幺,绞丝的缩写;繁体字最后的反文,脚。 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f/jf4618ahc53876.gif

  [字谜]1、二撇一口,不在前头。2、一撇再撇请等候,还有一口在屋里;等来等去迟到了,人家早到他落伍。

 

  [字理] 1、形声字,篆文从“敲的右边”,像手持工具(形似鞭子),丙声。用鞭子教训人,使之改正。2、由丙和“敲的右边”组成,丙,是天干的第三位,意思是“火”。 “敲的右边”,意思是“引起”。导致起火,意味变化的开始,即变化。甲骨文: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gf/jgf47328b6819.gif

 

 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13806afc19821.gif

  [字谜]1、与人方便。2、丈田不到头。

 

  [字理] 1、象形字,篆文像油灯,下面是灯盏和灯台;上面是灯心。是“炷”字的初文。2、 “王”是盛火的装置, “一点”象形燃着的火焰,或火种。在古代,管理火种的人通常是家庭的主人,即头头 。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1752afc71940.gif

  [字谜]1、一往无前。2、干多一点。

 

  [字理] 1、会意字,从心,从音。音亦声。2、心里的信息(音)。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13721afc45257.gif

  [字谜]1、心声。2、心向“六一”儿童节。

 

  [字理] 1、形声字,从心,“骢的右边”声。简化为总。2、繁体字,匆匆忙忙(骢的右边)地处理“丝”,即尽可能快地将它绕成一绞。 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13655afc98228.gif

  [字谜]1、前前后后一颗心。2、善始善终,一心到底。

 

  [字理] 1、会意字,从儿(人的异形),从“走之”(与“止”同,脚。“止”在“人” 前,表示进。本义是前进。2、上“止” (足)下“人”,表示人先迈出一只脚。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f/jf2092ahc14968.gif

  [字谜]1、儿牧无尾牛。2、牛头老虎嘴,处处跑前头。

 

  [字理] 1、象形字,甲骨文下为柄,上有档板和桠杈。是古代的一种防御性武器。甲骨文: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gf/jgf38523b2053.gif

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5006afc45763.gif

  [字谜]1、点点平掉了。2、顺数是一十,倒数是十一。

 

  [字理] 1、形声字,从走,干声。2、因为刺激(如干旱等)而被逼匆忙地 “走 ”。 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19251afc75431.gif

  [字谜]1、边走边干。2、不行水路劳动去。

 

 

  [字理] 1、形声字,从走,己声。2、开始“走”路时的最先标记(“己”代 “记 ”)。 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19252afc22145.gif

  [字谜]1、自己一人,开始行程。2、像它立身迈步,请走自己的路;像它赶快动身,别把时间耽误。

 

  [字理] 1、会意字,甲骨文从日,从月。篆文从月,从商,表示阳光从窗棂射入。2、白天表示明亮的是太阳(日),黑夜表示明亮的是“月”亮。用明表示光亮,抓住了事物的典型。 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f/jf12756ahc90914.gif

  [字谜]1、日月几东西。2、这边一竖到田,那边一竖用完。

 

  [字理] 1、形声字,从两点(古冰字),争声。 2、用“水”去“争”得。 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1827afc51058.gif

  [字谜]1、点滴不让。2、只因家里穷,点滴也要争。

 

  [字理] 1、会意字,从日,从凡(皆)。从口,表示众口一致。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f/jf5393ahc68227.gif

  [字谜]1、内去一人,增加一口。2、司令部加了一道墙。

 

  [字理] 1、会意字,繁体字,从手,从(繁体字专的上部),像手持纺锤的样子。(繁体字专的上部)亦声。2、简化字,为草书楷化。一只小虫(点)用心专一,曲曲折折地钻入“土”中。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f/jf4920ahc20187.gif

  [字谜]1、转了车。2、用石做砖,见人就传。

 

  [字理] 1、象形字,像曲尺类工具,本义是曲尺。甲骨文: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gf/jgf5013acc91447.gif

 

金文: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f/jf5013ahc69952.gif

  [字谜]1、顶天立地。2、一桥飞架南北。

 

  [字理] 1、指事字,从草,上加“一”指事地面,表示草木刚刚从地上冒出。2、横是地面,竖是茎,左边的撇是根,意思是有成长的可能和希望。甲骨文: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gf/jgf7525acc79787.gif

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7525afc90499.gif

  [字谜]1、闭门。2、夜不闭户。

 

  [字理] 1、形声字,从绞丝,及声。 2、如纺织好的“丝”线,一条与另一条以接续(及)的方式逐一排列着。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9261afc26531.gif

  [字谜]1、三人纺丝。2、东极西绝。

 

  [字理] 1、会意字,甲骨文像一人倒着在山崖旁下落,后作坠。2、简化字,排队的时候,人们向左耳(队的左边)看齐。 金文大篆: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2167afc72160.gif

  [字谜]1、人向垄头靠。2、这个人,真可怕,耳朵与身同样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