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谨防“卖概念”
有一种说法叫“卖概念”,意思是说,一些商品没有什么实质的价值或者技术上的创新,完全利用文字或广告的方式把一个人为设计的理念推向市场,达成消费者对这个商品的认可。
概念本身是一个事物(商品)的本质的东西,就是最核心的东西,缺少了这个核心,这个商品的概念就会改变。就像“商品价值”的概念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总和”。对于某个商品来说,当然也必须有其相应的概念,这正是该商品提供给顾客的核心利益和价值,也是顾客真正需要的服务或者利益。比如:矿泉水的概念是“解渴”,香皂的概念是“去垢”,汽车的概念是“代步工具”。
商品的卖点是围绕在商品的概念之外的一个利益,这个利益是可以设计的,而这个利益是商品的短期利益,企业设计这个利益就是为了阶段性的促进产品的销售增长,但他并不能损害产品的核心概念。比如:矿泉水的概念是“能量”、“营养”,香皂的概念是“美容”、“提神”,汽车的概念是“安全”、“尊贵”。
问题就出在这里,一些企业为了逐利而偷换概念,把商品的卖点当做商品的概念,把根本没有实质价值的商品进行概念炒作,对消费者进行洗脑,从而达成消费者对这个商品的认可,这就是“卖概念”,消费者花高价买来的当然也就是一个无用的概念罢了。比如:XXX养生被,大家想想,盖条怎样的被子睡觉就能延年益寿呢?
所以,咱们老百姓们消费之前需要首先明确的是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在选择具体商品时则需要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要盲听误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