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学习
事实上有许多知识是不可说的,它们难以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美国当代哲学家Gilbert
Ryle在其著作《心的概念》将知识区分为两种,一是关于陈述型的(know-that),另一是关于技能型的(know-how)。技能型的知识就像是“如何游泳”、“如何把球打好”等无法说清楚的。而且就算说了,不会的人还是不会,人们不会因为听到了某些说法就学会了这些技能。更广泛的讲,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知识非常的多,例如,经常有人对学中医的人问“中医是什么”,但是,即使是每天用中医治病救人的专家教授也很难用语言文字说清楚中医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一个人可以毫无问题的使用“中医”但却难以说明中医是什么呢?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中医”就是一种技能,而这个技能不是简单经由语言文字可以传达的。换句话说,“会中医”其实就是知道“该如何正确使用中医的治疗方法看病”一样属于不可言说的知识。这样我们就更了解为什么我们无法简单的从课堂书本上听到或看到关于中医是什么的解答了。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们该如何学习才能够获得中医的知识呢?
这类无法用语言所描述的知识的主要获得方式是“实践”(practice)。在实践中体会而逐渐学会。我们可以借由不断练习“如何打球”的技能而掌握这样的知识;我们也可以透过各种中医书籍的多方体验而愈来愈知道怎样“辨证论治”一些;另外,中医学的多、用的多、思考的多,也就逐渐掌握了中医的基本精神而知道中医是什么。
这也和中医教育“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方针相一致。【
我要咨询王彬医生
】
选摘自:冀劍制《西方智慧眼中的生命意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