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色语文,本色黄厚江

(2015-01-23 21:18:04)
标签:

教育

本色语文本色黄厚江

本色语文思想

  http://s14/mw690/001GEBfczy6Ppz7rsst4d&690                                    本色语文,本色黄厚江

                         语言文字报记者 刘潇 过超(实习)

 

真语文理念认为,语文教学要真实、真诚、真情、真切,教师应该本本色色教语文,认认真真教语文,使语文回归本真状态。作为真语文的顾问之一,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是这一理念的支持者,也是积极的践行者。本色,是他对语文本质的追问,也是他课堂教学建构的思想基础,更是他的人生追求。本期与您一同走进——

黄厚江的理想很简单,做一个平民语文人,一个有着强烈现实感的人,一个实践主义者。从教30多年来,他带着理想游走于现实中,在自发教研中提出本色语文教学理念,倡导去伪存真,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读黄厚江的语文教学成长之路,就像读他的人,真诚而质朴,不需要你去仰望,却已被他的本色深深打动。

自发教研追问本色语文

黄厚江曾笑言,自己天生是做老师的命。他小时候在一所乡村小学念书,因为聪明伶俐被封为小先生,帮助老师管理班级。高中毕业后,他回乡务农,时常在田埂上帮当地的民办教师分析语文教材。1978年参加高考时,黄厚江第一志愿填的是上海海运学院,但因为种种原因耽搁了录取,最终被调剂到一所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所乡村中学,开始了自己的语文教师生涯。

黄厚江是一个有定性的人,他认为既然当了老师,就要安下心来教书,做一个让学生欢迎、家长放心、领导信任、同行认可的好教师,因此他开始想方设法提高自己:每学期拿到新课本,他都要一个人关起门来一遍遍研读,仔细琢磨课文;早晚学生自习,他跟着一起读书,周末拿着书本在乡间的小路上边走边读;乡村中学消息闭塞,资源有限,他就参加函授学习。渐渐地,他驾驭课堂的能力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他带的班级考试成绩常年领先,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称赞。

教学上取得的成绩并没有让黄厚江感到满足,他开始思考: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就这样,黄厚江逐渐走上自行研究语文教学的道路。他当时任职的乡村中学规模小、老师少,没有现在的集体备课,于是他就和师范的几个同学自发组成了一个课堂研究沙龙,大家常常聚到一起,互相听课评课,研讨课堂教学。这种盲人摸象式的自发教学研究,尽管缺少名师大家的引领,却培养起黄厚江的教研意识。1985年,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探讨课堂教学的追问艺术。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开头,因为黄厚江的成长之路,就是对语文教学不断追问的过程。

1986年,黄厚江参加江苏省课堂教学比赛,优异的表现引起县教研员丁如愚的注意。在丁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他整理教研经验,提出语文课堂教学的四大原则,开始了对语文教学系统、理性的研究。他发现,无论是最初任教的乡村中学,还是后来的省重点盐城市第一中学,都十分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题海战术造成语文的萎缩,而形形色色的新理念和只重形式的公开课,又让语文被拔高夸大,种种乱象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越来越糟,语文变得不像语文。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黄厚江接受邀请到苏州中学任教,在更大的空间里探索与实践。

重视实践建构本色课堂

苏州中学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宽松的思想环境,在这里,黄厚江接触到最前沿的理念,并参与新课改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这让他的关注重点逐渐从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转向对语文学科使命的思考。针对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黄厚江用原点思维的方法思考问题,从语文最初的本质出发,提出本色语文的理念。

本色语文倡导语文就是语文,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这一理念把握住了语文最基本的内涵,是黄厚江穷尽三十载教学生涯所得出的最具价值的教学主张。同时,他也推崇思想和实践的统一,对课堂实践十分重视。他说:教师靠课堂立身。课堂既是他成长起步之地,也是他教研心得的实践场,他阐释了课堂教学的基本逻辑与原则,创设和谐共生教学法树式共生课堂结构等教学操作机制,还对课堂问题进行诊断,逐步建构起本色的语文课堂,使本色语文教学观念有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体系。

黄厚江的课堂教学追求以少见多,约中见丰,他优化教学设计,以简驭繁,建立树式共生的课堂结构:讲《孔乙己》就从孔乙己的一双手说起,由手读出人物的性格,由手读出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教《我们家的男子汉》就从小标题展开,让学生在揣摩语句中体会男子汉精神和少年的成长心理。他还注重开发课文本身的教学资源,而不是通过旁征博引或者声光电色来丰富教学内容,他的课堂朴实无华却深刻丰厚,内在张力十足,尽显语文的本色之美。

黄厚江的本色语文课也常遭人质疑,有老师曾说:黄老师,你这样的课,我们也能上得出来。对此,黄厚江说:真理总是朴素的,好的语文教学形式总是便于操作的,一旦复杂,可能就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真。他试图用自己的课堂说明:新课程理念不只体现在花样百出的公开课里,也可以体现在普普通通的课堂中。本色的语文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脚踏实地书写本色人生

本色语文源于本色的人,本色是黄厚江的语文本质,也是他的个人品质。他说:本色不是守旧,本色不是倒退,本色也不是无为。本色,不排斥其他风格;本色,不反对创新;本色,更不放弃更高的追求。本色,是语文教学的原点。你可以走得很远,但这里是出发地。黄厚江做人,正如他教语文,以本色为根,不固执守旧,追求高远却脚踏实地,怀着对语文的热爱坚定前行。

黄厚江不固执,宽和包容,只要能直抵语文核心的教学方法,他都张开双臂欢迎。他虽不赞同唯分数是瞻的教学目的,但也不否定考试成绩的重要。他一直强调,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既要关注分数,又不能只关注分数;既要搞好教学,还要搞好科研;既要发扬风格为学校服务,又要实实在在为自己服务。这些话语虽不振聋发聩,但都从实处出发,体现出一位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对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黄厚江不守旧,视野开阔。当人们还在为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纠缠不休时,他却鲜明地提出:语文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要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他参与中外母语课程比较和我国的课程改革的课题,接触到不少国外的教材,认识到国内语文教材中被附加了太多东西,使语文教学变得浮躁,语文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黄厚江不放弃,追求高远。很多人劝他说:你已经创造了一个教师的奇迹,也该歇歇了。也有人说,该有的都有了,还折腾什么呢?可是黄厚江觉得,自己在语文教学上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本色语文教学还要进一步完善,共生教学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所以,他还是一样地带班上课,一样地进行教学研究。30多年来,在每一次该歇脚的时候,他的脚步都未曾停歇;每一个该打句号的地方,他都把它写成了逗号,在语文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本色的黄厚江,名如其人,德如。当黄厚江三个字在语文教育界越来越响亮时,他仍然是他,不矫情、不做作;当外界对本色语文越炒越热之时,他仍然坚守在语文教学的一线阵地上,一如既往地谦逊、淡定。他是农民的儿子,从田野走来,始终站在坚实的土地上,犹如一棵大树,根紧扎入泥土,枝直插向天空,在太阳下放射出最本色的光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