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济南的冬天》疑难解析

(2009-09-13 07:21:39)
标签:

济南的冬天

疑难

解析

教育

多管齐下   熔铸情感

——《济南的冬天》疑难解析

 

读《济南的冬天》,不难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由衷的赞美与热爱。他写济南的冬天,紧紧抓住济南冬天的“没有风声”和“响晴”的特点,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在这样“理想的境界”,让读者在品读他那饱含深情的文字,领略济南冬天温晴的同时,也欣赏到了美妙的山水形象。

写景容易,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难。作者是怎样在写景的过程中将赞美与热爱熔铸其中,从而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表达效果的呢?

首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在把客观的景物人格化的过程中,在写景物多情的言语和优雅的动作的字里行间,融进了自己的赞美之情热爱之意。那座老城,“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舒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里的“晒”“睡”“等”共同营造了一个恬静祥和的氛围,塑造了一位可爱的具有了人凡人性灵的城市形象。这份恬静和祥和,是作者感受到了的,也是让他动了情感的,他虽然认定这是个“理想的境界”,但又不做过多的直接赞美,而是将情感和着墨汁融入到了对各种景物的拟人化的描写之中,要读者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自己感受济南城的可爱。运用同样手法的还有“安静不动的低声”说话的“小山”,“好像忽然害了羞”的“薄雪”,“不忍得冻上”的水,“要在水中照个影儿”的垂柳,给人的感觉都是那样地多情,那样的雅致。难道我们在体验这种和谐之美的同时,还看不到作者那双发现美的眼睛和那颗热爱美的心灵吗?

其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在放飞想象精选喻体描摹景物的过程中,彰显了自己情感倾向的色彩。作者由“一圈儿小山”想象出了温馨舒适的“小摇篮”;由矮松“树尖上顶着“的雪团想象出了“一髻儿白花”,并进一步想象出了“日本看护妇”;看到山上“一道儿白,一道儿黄”,就想象出了“带水纹的花衣”;看到了“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就想象出了“更美的山的肌肤”。作者由眼前事物引发了想象,想象到的又都是能给人以美感的更加美好的事物。这番由此及彼、以彼喻此的再造形象的心路历程,其实就是作者感情熔铸的过程,因为只有“情人眼里出西施”。凡是能引起人的美好的联想与想象的事物,其本身一定也是美好的。

还有,大量儿化音的使用,传递出了亲昵的情感。无论是小山围成的“圈儿”,北边缺着的“口儿”,还是表示数量的“一髻儿”“一道儿”,不论是吹动的“风儿”,还是水里的“影儿”,用心去品味,读出原有的滋味,一定会感受到作者心中对描写对象的那份珍爱与亲切,感受到这样的语言与“没有风声”的“响晴”的天气,与暖和舒适地睡着的老城,与“受不住大雪”的“太秀气” 的小山,与“蓝汪汪的”“空灵的蓝水晶”等各种景物的默契与和谐。

描写景物,抒发情感是我们写作中要经常遇到的问题,怎样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把自己对景物的情感熔铸其中,《济南的冬天》给了我们如上这些很好的启示。

 

此文已于2009年8月24日的《语文学习报》七年级版总294期发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