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文 |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悼张枣,忆往昔
语言的弦和诗人之死
(转自豆瓣)
有称“四川五君子”,在报章上看到张枣和翟永明、欧阳江河的合影,笑里也写着明媚的年代。想起2007年的夏天,采访参加珠江诗歌节的翟永明,聊白夜,聊书吧梦,语调里净是对生活的热切。返观她的诗,有沉郁而无悲鸣,有凄切而无永伤,语言的弦索系于笔尖流泻的生命线里。
我没有能力用关系、视角甚至现代主义这般概念来读解诗歌,但反复读《镜中》,依然能辨到些微的感动,这种感动既属于审美,也伴随融融的生理知觉催生的温暖。“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酝酿的情和境,足以横贯古今,遍及中西。张枣自己说,“写,为了那缭绕于人的种种告别。”当他面对海外孑然的孤独,他依旧试着控制语言的紧张,作为代价,他“烟抽得凶,喜欢喝啤酒,每天晚上都喝得半醉。”料来肺癌也应与此有关。
一个理想主义者
张枣的突然离世,让国内诸多诗人感到意外和惋惜,因为这位北岛最欣赏的诗人年仅48岁。张枣著有诗集《春秋来信》,代表作包括《镜中》《边缘》等。张枣的诗被评价是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完美结合,从诗歌的抒情源头上继承了“风、骚”传统,并将这一传统完美地展现在当下的语境中。而他自己在国外每次向陌生人做自我介绍时,都会说:“我是张枣,我是一个诗人。”“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除了在诗歌中宣扬个人理想主义,张枣在生活中,同样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与四川渊源颇深
张枣生在湖南,但由于和四川颇有渊源,一直以来很多读者都误将其当作四川人。“很多人知道张枣,是从他到了四川外语学院念书之后。”与张枣交情颇深的诗人何小竹表示,他最早认识张枣,正是上世纪80年代,“当时张枣与柏桦做了一本诗歌刊物,叫《日日新》,正是在这本刊物上,我读到了让人过目难忘的《镜中》。”再后来,1986年的“现代诗群体大展”,四川的“五君子:柏桦、翟永明、欧阳江河、钟鸣、张枣”群体横空出世,创作了诸多有影响力的诗作。何小竹回忆称,当时成都有很多诗歌活动,张枣经常会从重庆赶来参加,一来二去,都把张枣当成了四川人。
镜中
张枣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张枣叔叔去世
崔卫平
你短信告诉妈妈
张枣叔叔去世了
你说
这是你
第一个有
具体记忆而去世的人
你说
张枣叔叔
无非就是
爱诗爱酒
可能还爱姑娘
他真的不是什么坏人
我说,孩子
不是因为他有害
他才去世的
生命本来就是
这么脆弱
这么无常
你说
好可怕啊妈妈
生命好孤独啊
生命离开生命
连声音也没有
我说,孩子
死亡也是
对于生命的赞美
是不是?
能去死
能受伤害
能孤独
也是对于生命
的肯定,是不是?
你说
你一直以为
他住在德国
偶然回国
不知道在什么饭局上见面
我说
张枣叔叔
带走了你很小一部分生命
你却在记忆中
将他整个留了下来
张枣
你知足吧
今晚有一对母女
为你痛苦不堪
为美和脆弱的事物
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