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学校长,我们应先明确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北京十一学校原校长现北京建华学校校长李金初说得比较全面:当代校长肩负着以下办学使命------教育爱的传递使命,发展使命,文化使命,谋划使命,创新使命,人才使命,课程使命,数字化使命,承上启下的使命,立论立言的使命。茌平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注程度之高,在鲁西这一带是少见的。作为校长,我们理应承担起更重的责任。
谈一谈我的几点体会,供大家批评指正。
一、干部的状态决定全局成败
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干部队伍的状态至关重要。打造一支有抱负、有责任心、有能力、有凝聚力的干部队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不可避免地,每个干部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优势,也有不足,作为主要领导,要有包容心,沙子、水泥、钢筋,各具其态,在常温下,加上水,就坚不可摧。主要领导要起到水的作用。
两年来,我们坚持了干部例会制度,除非特殊情况,雷打不动,搞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沟通情况,协调工作。每年,我们都有一本干部培训教材,第一个是《细节决定成败》,第二年是《学校精细管理的75个细节》,今年准备选用《落实责任无小事》,结合本职工作,谈心得,谈体会,进行文字总结。我们要求干部针对个人工作,通过文化传媒在全国找先进,对照典型找不足。我们坚持了教代会对干部的评议制度。
没有眼界就没有境界。我们走出去,请进来。两年来,我们的主要干部,先后到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浙江、江苏、陕西、青海等地学习考察,参加了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省教育厅的多次培训,与辽宁、山西、四川及省内的青岛、潍坊、济宁的部分校长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在德州、临沂等地建立了友好学校,经常性地来往。针对新课改特点,我们和东阿一中、高唐一中、高唐二中结成了东盟,每学年定期活动两次,进行战略合作。
在一个部门呆的时间长了,往往有职业倦怠感。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我们每学年都对部分干部作一次岗位调整或分工调整。
二、整体大于个体之和
与其它行业不同,教育更注重整体作用。木桶的短板效应更突出。阵地是由一个个堡垒组成的,一个堡垒被突破,就可能造成整个阵地失守的被动局面。只有宽正面、大纵深、高密度的攻防体系,才能确保各方面的成功。(我校的管理体系),我们开展了一些处室工作展评活动、十佳处室评选活动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以成败论英雄
首先是对全体教职工的尊重。以人为本,在教育这个行业体现最明显,因为教育是隐性的工作,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与教职工有隔阂,他们就对工作不会真心付出。特别是骨干教师,只要他不跟你玩了,学校就到了走下坡路的时候了。教师是弱势群体,校长是当得硬,要尽可能地为教职工解忧,谋利益。
一视同仁,不等于对优秀教师不倾斜。特别是对青年教师要多关照。崔洪志,刘华昌,李艳霞等连年业绩突出,受到师生的好评,我们都给他们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会。中老年教师,名利之心较淡了,对于那些积极负责的同志,也要重用,树立样板,如田崇华、康西怀同志等,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很出色。
四、培训,是给师生的最好福利
从去年开始,我们推出了高效课堂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还远远不理想,多数情况下的教学状态,不令人满意,存在中效甚至低效的情况。校长有时间的时候,一定要常进课堂。不要认为一个老师教过几年书就会上课了。要规范、引导、提高并举。除了参加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活动外,我们搞了周课时计划、221课堂结构、京华课题、学习的突破等活动,帮助了师生素质的提高。我们搞的中美学生交流、春天送你一首诗、海峡两岸辩论赛等活动,都扩大了师生的视野。
五、工具的进步是发展的保障
在领导的关心下,我们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好的改善,配备办公微机、学生阅览室、机器人实验室,整修操场,都是可以亲眼见到的变化。目前仍然局促,教室黑板反光,桌凳破损,学生微机室已严重老化,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希望下一学年能改善。
六、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这些年我们教育界有个重大失误,就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学不轻松,学生学习不快乐,不管成绩好的成绩差的,都缺少职业的幸福感。成绩好的,受天性或责任感的驱使在教书读书,成绩不好的受校长家长的胁迫很无奈地靠时间。老师发牢骚,再也不让自己的孩子吃这碗饭了,高考一结束,极端的学生卖课本甚至烧课本。我们的生活本不该这么痛苦。校长在这方面做工作责无旁贷,但效果有限。我建议全县成立一个课题组,对这个问题搞个研究,如果搞好了,对全国的教育都是一个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