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语文专题(3)-文言句式2

(2008-12-02 22:17:05)
标签:

文言句式

杂谈

分类: 高考

3.定语后置

⑴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⑵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在魏忠贤作乱时,做官的人能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偌大的中国,能有几个人呢?

⑶马之千里者

⑷蚓无爪牙之,筋骨之

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定语往往在中心词前面来修饰或限制中心词。

古汉语里,为了强调中心词,往往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此之谓定语后置。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一般是较长的动词性或形容性短语的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的种类

(1)“中心词+定语+者”式结构

1、求人可使报秦者,末得。(《廉》)

2、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3、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2)“中心词+之+定语+者”式结构

率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百人

马之千里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中心词+之+定语”式结构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4)“中心词+而+定语+者”式结构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天下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5)“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铸以为金人十二

【练习】

1、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

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4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将介宾短语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 标志性词语:“以”、“于”、“乎” 等。

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注意什么?

如:

“躬耕于南阳”。

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它提到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即 “于南阳躬耕”。

因此,这种倒装句式是介词结构作状语的后置。它大致有两种情况:

(1)由介词“于”或“乎”组成的介词结构,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的仍做补语外,大多数的都要移到谓语前作状语。如: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即“于江渚之上渔樵” (《赤壁赋》)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青,取之于,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从而师之

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2)由介词“以”组成的介词结构,在翻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

“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促织》)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练习】

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      

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公幸教晞以道。

4、于其身,则耻师焉。

5、得复见将军于此。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总结】

1、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等四种句式。

2、理解倒装句式一定要结合语境来考察,多积累语言现象。

3、学习倒装句式知识注意整合英语的句式知识,注意整合不同考点知识。

4、倒装句的翻译要注意运用翻译方法“留、调、补、换、舍”中的“调”法。

【练习】

(一) 指出下列各句为何种倒装,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甚矣,乌纱皂隶之俗!

2.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3.尝射于家圃

4.何以战

5.昭王南征不回,寡人是问

  6.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7.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8.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9、收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

10、忌不自信

(二)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贤哉,回也!(          

2、君何以知燕王?(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豫州今欲何至?(   

5、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6、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振救(   

7、会于西河外渑池(  

(三)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置句式的(     

①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③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④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⑤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⑥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⑦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⑧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⑨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⑩父母唯其疾之忧。

四)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07年湖北卷,第13题)

(1)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4分)

译:——————————————————

(2)公至,彞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2分)

译:———————————————————

(3)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4分)

译:——————————————————

(四)省略句

句中省略某词或某成分,在文言文中是很多的,常见的有:

1省主语

(1)承前省。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2)蒙后省。

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对话省。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曰:“不若与人。”

2省谓语

⑴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⑵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  )狱门外。

⑶杨子之邻人亡羊,即率其党(家人)(追之),又请杨子之竖(童仆)追之。

3省宾语

⑴权起更衣,肃追(  )于宇下,

⑵扬州城下,进退不由(  )。

⑶项王曰:“壮士!赐之厄酒。”则与(  )斗厄酒。

⑷竖子不足与(  )谋。

4省介词

⑴今以钟磬置(  )水中。

⑵荆州之民附操者,逼(  )兵势耳。

⑶是儿少(  )秦武阳二岁。(《童区寄传》)

注:其中以省略主语和宾语最为常见。
【练习】

1、与例句相同的省略句是 (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B、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C、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D、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巩固训练

1.指出下列句子分别属于什么句式?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

(2)居则曰:“不吾知也。”                     (              

(3)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              

(4)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              

(5)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

(6)捷禽鸷兽应弦而倒者不计其数。             (              

(7)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              

(8)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9)竖子不足与谋!                           (              

(10)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11)“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              

(12)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              

(13)时人莫之许也                            (              

(1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15)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