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大海,源头一定不能断。不能断的前提保证是,风调雨顺。但是事物的演变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所以经常摊上大涝大旱的事情。人类再智慧,也只能调控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情,而无法驾驭未来。远了说,没有一个人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一千年后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近一点,没有一个人可以打着包票地告诉你,明天的股市是涨还是跌。
经济学里的经济论一定不能论未来的经济,不是不想论,而是无具可论。
像一个孩子摇摇晃晃地走来,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实力是货币的父母、外衣、粮食。如果父母的温饱都成了问题,它的孩子能好到哪去?国与国的货币在等值的空间内为何不能够等值计算呢,我在我的国家吃碗面五块钱,跑你国家去你问我要五十,面还是那碗面,为什么呀,凭什么呀?我傻呀。别人告诉你,你不傻它也不傻,是你的国家经济太落后了,如果你的国家经济比我的国家好,你在自己家门口卖一百块一碗面那是非常正常的。
币是一张纸,它没有生命,但是,它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信息和尊严,国家的经济是有生命的,尊严是不容侵犯的。国家灭亡了,币也就真的是一张涂满了符号的纸了,因为源头彻底断了。
想起我自己经历的两件关于货币价值的事件,现在想想,辛酸的背后引人深思。
1,
国民党退居大陆后,遗留的经济问题伤害了当时的每一个人。我父亲的一个长辈把成捆的钱埋在灶间,他一直还渴望着能花,可惜‘总统’一去不回返。过了文革,成捆的钱挖出来凉凉,凉干了,做灶间引火之用。我父亲还常常念道,不知道去了台湾,这钱还好使不好使?
2,上小学那会,街上有个人去日本务工了两年,回来后一下暴富了。他常常对邻里说,我在日本做一天的工,那就是两亩麦子的钱啊。两亩麦子多少钱呢?以时价和产量计算,九百至一千左右。邻居们想想都恐怖,这在日本待两年得挣多少钱啊。
第一件事情是源头断了,没有什么好说的。第二件事情我长大了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其实他只说了一半的话,还剩一半的话他可能不想说。我来给补充起,在日本,买斤猪肉要八九十块,买斤青菜十好几,吃点水果上百块(折合人民币)......我现在理解,他发了,是打了货币的等值差,在日本省吃简用,回来了就可以海阔天空了。
世界的经济发展的越快,货币制度就越宽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国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始把货币的功能慢慢扩大,最终的目标是一体化。
有时间我来写写融资与股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