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货币恰恰是人自己,当人沦落为奴隶,它就转换成了通用的货币。在奴隶制时代,有多少奴隶就代表了有多少可以随意支配的钱,如一担谷子售价一个奴隶;一匹好马售价五个奴隶。奴隶是货币的同时也是待售的商品,反之,买一个奴隶要一担谷子,买五个奴隶要一匹好马。
奴隶远远不如马,马有马的自由,奴隶是被奴隶主装在口袋里的货币,是衡量资本的筹码。
以奴隶为交易的货币时代充满了血腥味,因为奴隶也是人,是人就不甘心被交易来交易去,所以有了奴隶暴乱,暴乱的原因是,人就是人,币就是币。
过度到我国夏代时期,人的意识里就有了用某种物件来替代奴隶货币制度,过殷商、东周,最后一统于秦国始皇。历经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最。不仅如此,中国钱币系统之完整,门类之丰富,脉络之清闲,内涵之博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可以说,我国是货币发明制度的鼻祖。
秦国始皇帝对世界货币制度的贡献是划时代的,在古代人的思想里,把全国的经济用一枚外圆内方的铜币以价值观计算,那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可能是聪明过了顶的人物一定是来匆匆去匆匆的,史书记载,享年四十九。但是铜币制却活到了清朝末年。
秦国倒台后,诸国并起,币的价值自然无法准确衡量,好比赵国富楚国穷,楚国的钱怎可和赵国比呢?在楚国十钱可买一宅,百钱可买一地。而在赵国,十钱救济乞丐,百钱买一馒头。一钱与一钱在价值上差距十万八。最早的货币兑换意思也随之产生了。
我们现在的老百姓经常这样说,为什么美国人的钱和英国人的钱就那么值钱呢?
其实这是钱与钱价值等换的问题,在我国秦代后这个问题就出现了,所以才演变成当今社会国与国的货币兑换政策。请看下篇
金融之货币论(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