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名连环画家考究八

(2016-03-29 00:24:41)
标签:

收藏

文化

财经

分类: 连环画书画名家资料及基本知识

271、老莲《水浒叶子》造型古朴,刻画细腻,描摹精神,衣冠准确,起于生活,高于生活,有所本又无所本。余手不忍释,唯惜之少耳。自任伯年以降,画人物绣像者皆汲营养。

 

272、水浒108将造型,不得不说到戴敦邦,此老水浒钻研得很透,所绘人物草莽气、市井味不作二人想。最好的当是他八十年代初为《当代少年》作的《水浒叶子》,一月三个的连载,是儿时的最爱,当初牵肠挂肚地等全。早期因有其子参与,结构不确,近期率性恣意,显草。

   

273、侯长春《水浒英雄赞》内的梁山108将造型非常工整,乃空前绝后的好造型。笔法有刘继卣味,有传统味,有新味。极漂亮,以前没有,今后也不会有了。他的造型最大的特点就是:传统里面有创新,创新之内还传统。还有个特色就是:他把人物画得很艺术,非一般连环画家所能到达。比如,他创造的萧让和金大坚,背景图案用了真实的蔡京的书法和印章!童氏兄弟道具用的是司南和航海大铁铆,暗合两人事后出海......这个就是从容优游于现实与传说之间,非创造性思维和传统营养深厚的人,不能达此。就当代工笔水浒人物而论,那个日本的正子公也,现代感强,造型能力更强,可惜非我族类,总有点鬼气。背景更太无边,如他竟然把龙、骷髅、鬼怪都拿来当素材。所以,想象力要有个度,不能太无边际。我认为,画画中,想象力要意料之外,过后想想,情理之中!这个侯版水浒人物做到了。就好比他其中画的陶宗旺盖房用的铅锤竟然是飞镖,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

 

274、人美老版《水浒》中的人物造型大多不统一,就林冲而言,就有徐燕荪版、墨浪版、陈缘督版、任率英版、卜孝怀版等。刘继卣的国画《三打祝家庄》(有的错成“英雄排座次”)内的林冲极好,极符合原著的描写:“豹头燕颔虎须”。其实林冲威猛形象造型,早先人美出版的《水浒故事》中黄全昌先生就搞过豹头燕颔,还林豹子小张飞本来面目,相信大家一定记得。

 

275、卜孝怀所画水浒分册,人物蓝本实脱胎于明杜堇所绘《水浒人物图》

 

276、颜梅华画过彩色的水浒108将,人物动作、行头多借鉴京剧,很出彩!山人小时买过,是一张年画,贴墙上天天看,可惜搬家时没有揭来。

 

277、牛牧野之《白描水浒108将》,若非马蹄稍大或时有戴敦邦水浒人物动作,几乎认作就是傅、来的!其中另一版之徐宁造型抄的是民国前的三国人物(张绣造型),不知这个民国前的三国人物(张绣造型)实在抄的是清人上官周《明太祖功臣图》中的吴良造型也。真所谓古今“文章”一大抄啊。

 

278、牛牧野《水浒108将》,看盔甲明显是抄傅、来的;再看有些动作是抄戴敦邦的;三看,终于发现他其实线条组织是学任伯年的,而且有点程式化了的,就是没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转念一想,三家毫不相干的东西糅合在一起,岂非是他自己的?原来“创新”就这么简单。

 

279、上美《水浒》颜梅华的《误入白虎堂》原稿流落民间了,杭州连环画交流会甚至拍卖过其中一张。现在感谢有连友精修出了,极有功德的一件事。只是有的页面清晰是清晰了,造型、线味有不如意处。

 

280、叶之浩的《大破连环马》,简直可以跟洪荫培的《绝龙岭》齐名。是河北《水浒》中最好的单册。人物动态、树石布局、线条韵味,都臻圆润通达之境界。他后期所作,都超越不了此书,更不用说此书以前的平淡与僵直。

281、人美老版《水浒》26册的整体水准都是挺高的,画家们传统的营养吃的很深,尤其是永乐宫、毗庐寺壁画。再加上已经脱开民国遗风,虽然比例不尽准确,但笔墨、线条技法老辣,拙而胜巧,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似古非古的味道,好极!

 

282、徐燕荪画过两册《三打祝家庄》,山人喜欢老版套书里的同名单册一是吸收戏曲的一些故事,显得不大气,罗嗦。二是构图、道具还有些民国遗风,脱不开舞台樊篱。而套书里的,简直就是水浒连环画的金牌标杆!其实,徐燕荪也正是画水浒那批人的老师,即一代北派宗师。

 

283、当初徐燕荪因为“犯错误”了,不让署名,所以他为了画水浒《三打祝家庄》,故意取名“昨非”,意思是我已经在改——“觉今是而昨非”。内有一页徐燕荪一时疏忽,忘记了勾李应胡子。

 

284、人美老版《水浒》中,陈缘督绘画认真,可惜人物动作少,基本直立的多,但背景树木山石细腻,北派风格使然。南派刚相反,人物动作变化多,背景树木山石简略。还有就是陈的武将铠甲太雷同了,尤其是卢、林,基本没变化,另外别的武将的头盔装饰也几乎一样。

 

285、任率英的人物动作就是僵硬,太拘泥于传统壁画了。《三滴血》还好了些,《两破童贯》尤甚,但也不失一种风格。

 

286、民国版《快活林》,系赵宏本主绘,风格与其《三侠五义》相象,水准比《小五义》时高些了,当画于《小》后。民国版连环画中,严绍唐的风格最容易看出。

 

287、人美83《水浒》优秀分册一字评:李乃蔚国画入手,苍;施大畏写意入笔,新;王弘力古画新风,巧;刘汉宗一丝不苟,真;戴敦邦造型老练,熟;罗中立古朴凝练,纯;余不喜。

 

288、朱光玉《大名府》为后期作品,与其早年作品(如岳《双枪》)差远甚。估计是在画稿上大概轮廓,直接上线了。另把人物搞错——把李应错成李俊造型。

 

289、孟庆江的画比较生硬,衣袂往往画成一片,可见其八十年代版《三打祝家庄》

 

290、人美80年代水浒,伴我度过少年时光,感情比老版水浒深。那时去新华书店一本本地买,那些分册,有叹为观止的,有爱不释手的,有看过生气的......其中,对我影响特别深的是里面水浒人物的造型。后来,买到一册江苏版彩色《戴敦邦水浒叶子》,欣喜之余,有些纳闷,因为该书比80年代水浒套书迟嘛!为何有好多造型一致?是戴敦邦参考套书?自己想想也有可能,因为套书有他师父罗中立在嘛,他自己何况也参加。再后来,又买到天津杨柳青出版的《戴敦邦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将》,在前言中,说是动手于文革后期......于是认定,80年代水浒人物是按戴敦邦这本来设计的。在恍然大悟的同时,还是纳闷,为何套书中好些人物与杨柳青版的不一呢?如徐宁、张顺、索超、刘唐、燕青......近日看到人美再版该80年代水浒,其中附有人物绣像增页,才算了了当年的这段“公案”——原来80年代版水浒套书的人物造型,是由戴敦邦、王亦秋、王宏力三老联手完成的。

连环画漫谈281—290(《水浒》专辑二)
连环画漫谈281—290(《水浒》专辑二)
以上戴敦邦

 

连环画漫谈281—290(《水浒》专辑二)
连环画漫谈281—290(《水浒》专辑二)
以上王亦秋

 

 

连环画漫谈281—290(《水浒》专辑二)
连环画漫谈281—290(《水浒》专辑二)
以上王宏力(王宏老把徐宁外号误写了)

291、八十年代人美版《水浒》之李乃蔚《征方腊损兵折将》极好。一股悲怆之气笼罩全书,金戈铁马的取景、瘦骨嶙嶙的笔法......不作二人想。惜在脚本简单了,若有个300页,就是整个80年代水浒的金牌!


292、民国版《水浒》背景单调、结构不确定、笔触差。陈丹旭一般就这个水平,总逃不出民国画画的藩篱,不喜欢,还在其《朱元璋》下。


293、《水浒后传》不好看,文字先天不足,可惜了刘汉宗。内蒙版《水浒后传》,人物造型参照80年代人美水浒,便宜了戴敦邦。


294、连环画有《后水浒》《打鱼杀家》或《打渔杀家》,究竟是“打鱼”还是“打渔”?都有道理。山人倾向于“鱼”。这个有同名京剧,也“鱼”、“渔”皆用。揆诸京剧名称一般都是动宾的多,故取“鱼”。这出戏开头萧恩有句唱词:“父女打鱼在河下” 庶几可说明问题。


295、戴敦邦的《水浒108将》就那些个造型:杨春永远头颈缠蛇、韩滔永远拿本兵书等等。换个角度,多个版本,老本吃的好。

 

296、八十年代人美《水浒》连环画套书,戴敦邦的有“市井味”,王宏力的有“戏曲味”。而“市井”与“戏曲”两味,与《水浒》是很搭的。这两味,是连环画家的自我个性发挥,具有画面不是只看一次就计其余的味道。

 

297、《水浒》电视剧的人物造型、服饰场景,都是戴敦邦出的力。就是秦明戴的乌毡帽不好看。戴敦邦最早画的秦明是戴红色的圆形斗笠盔,后来画成了乌毡帽。水浒五虎大将,按五方定的,秦明南方主将,属火,红色是对的。他后期画的秦明,就纯粹戴乌毡帽了,所以电视剧也是乌毡帽。按圆形斗笠盔,其实出在明代,估计戴敦邦这样考证了下,就改了。

 

298、徐燕荪画连环画,从来不打铅笔稿,直接毛笔就下去了,速度飞快。人美两版《三打祝家庄》,就是这么画出来的,所以间有结构不确之处。但是画画到他们这一程度,是不比造型写实精确的。他早期善用界尺来画房屋、地板、家什(王叔晖得其真传),第二次画《三打祝家庄》,就界尺也不用了。还是直接落笔,因为有前一本做参考,所以第二本的人物形状比例较前精准。

 

299、人美再版的老版《水浒》精装本,不说他的修稿部分,只说封面,为求“统一”,把边框颜色搞成一致了,大谬!以前老的美编不会搞错,哪个主色调跟哪本封面的主体色相协调,就用哪个色系。丰富、和谐而不单调。

 

300、墨浪为人美老版《水浒》套书画的《大破连环马》封面,呼延灼骑的那匹“踢雪乌骓”,没有按原著描写来画,四蹄是黑的,不是白的,这个不去说他。结构也不对,两个后马蹄,透视错了,往外拐,“连环马”变“拐子马”了。一笑。

 

连环画漫谈291—300(《水浒》专辑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