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倒转,时光交错。一道诡异的弧线穿越44年的时光,重重的砸在德意志的横梁上。44年前,赫斯特砸在球门线上的球被裁判吹进去了。44年后,兰帕德砸在球门线里的球被吹没了。
如果兰帕德的进球被判有效,如果英格兰能够以2:2的比分进入下半场,英格兰下半场就不用冒险攻出去,后防线就不会有那么多空当,德国队就不会有那么多反击机会,结局就不会是1:4。或许,我们只能再次借用无间道里那句经典的台词:“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结局无法更改,但裁判这样的一次严重误判还是再一次刺激着球迷神经。事实上,这届世界杯上这样的误判远不止这一次,美国小组赛第二轮最后时刻那个被吹的进球直接导致他们直到生死大战最后时刻才死里逃生、塞尔维亚连续两场比赛因为手球被判点球最后一轮生死战对手手球裁判却置之不理、还有澳大利亚、乌拉圭……许多球队都是误判的牺牲品。只是他们的比赛要么在小组赛受关注程度不够、要么没有改变最终比赛结果,所以没有引起像今天这样大的争议。
如果关注NBA或者职业网球赛事的体育迷都知道,高度职业化的NBA和网球赛事都将电视回放或者电子眼引进过来供裁判判罚的参考,电视回放和电子眼不仅能够提高判罚的准确性,而且并没有影响比赛的观赏性。这符合公平、公正竞赛的原则,也符合科学的发展观。
足球赛事中引进电子眼的做法从可行性上分析是完全可行的。他可以为裁判在作出诸如点球、红牌、以及进球有效时提供直观的参考,避免因为裁判的人为失误对比赛结果造成直接的严重错判漏判,而这样的回放其实并不用耽误很多时间,根本就不影响比赛的连续性和观赏性。
可是,固执的布拉特、迂腐的国际足联就是这样的不可理喻,在误判不止的情况下,对足球从业人士和球迷不断呼吁引进电子眼做法依然置之不理。终于英格兰成为了最新也是最冤的受害者。如果说44年前的误判可以原谅,那么时隔44年后再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还要国际足联干什么呢?为什么电视回放不在那次误判回放后将镜头切向贵宾席上的布拉特?
请不要再说误判也是足球的一部分,也不要再说残缺美。也许下一个误判的受害者就是说这句话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