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忧伤而明媚的三月,杜威驾驶着他的宝马打马而过,穿过申花,穿过上海,以一种无比轻松的心态,奔赴杭州绿城。是的,就像郭敬明小说一样矫揉缠绵的杜威转会一事已经尘埃落定了。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围绕这桩转会、围绕申花以及朱骏的争议依然没有停止。我注意到一些新闻报道:有人说绿城道歉是给朱骏面子;绿城“示弱”
,只是为了能让杜威有一个好的踢球环境……总而言之“绿城经历的让人无比心力憔悴的日子,都是在为中国足球的某种希望在努力”。
当我看到这些言论,我很理解绿城球迷支持杭州绿城的心理,就像我很理解当年许多热血青年聚集在家乐福门口一样。但是作为一名体育写手,我必须冷静的看待整个事件的进程。当我坐下来,用一杯茶水平复自己的思绪后我产生了三个疑问:绿城作为违规一方给当事另一方道歉为什么是大度而不是心虚?老板得到员工为什么只是为了给员工创造好的工作环境而不是为了给球队创造更多的利益?破坏规则在球员合同期内和球员谈转会、涂改合同、炮制杜威被绑架莫非也都是为中国足球的某种希望在努力?
对于申花俱乐部和朱骏,我的理解是:申花和朱骏是杜威的前东家,但他们更广泛的身份是企业和企业家。在法律规则框架体系下维护维护自身利益是企业家和企业的生存之道。事情的整个经过不是申花不让杜威转会,而是杜威和绿城顾虑申花不放人而私下策划“私奔”,为了私奔不惜违背规则在杜威尚与申花有合同在身的情况下背着申花私下接触,为了获得道德的支持不惜炮制“杜威被申花绑架”的猛料、后来更是传出涂改转会合同的闹剧……当一切都水落石出之后,我们发现申花和朱骏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在维护自身利益,更是在依靠自己的坚持来完善一个原本就不完善或者说见不得光的规则。
在一个利益至上的商业游戏中,我们只需站在法律、规则的角度去判定谁是谁非而无需站在道德的高度去评价一方或者另一方的高尚与卑鄙。况且中国足球遵循的规则就是: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有裁判被中国足球玩死了,而有的裁判却还在乐此不疲的把中国足球往死里玩!这就是中国足球的规则,圈子里很多人在常规思维下是很难喜欢的朱骏的,因为哥们儿根本不屌中国足球的那些规则,洗牌洗得中国足协没理他有理,洗白戴琳洗的中国足协没理他有理,现在洗合同洗得也是中国足协出来和泥巴他占着大理……
你很难说朱骏是高尚还是卑鄙,要么他是比中国足球的规则更卑鄙,所以他还在中国足坛通行着,要么就是他运气太好或混不吝到加了,老天爷也难让他的高尚成为他的墓志铭……是的,我愿意理解为朱骏“傻人有傻福”,因为他确实把那些正当的国际通行的规则当成法律来顶礼膜拜的,认着死理儿的傻哥们,你中国足协还真的拿不下他,弄不死他!
别人笑他太疯癫,他笑世人看不穿。一千个人眼中也许会有一千个朱骏和他的上海申花,但在朱骏眼中却只有一个朱骏和一个上海申花,那就是:认死理儿的朱骏,认死理儿的上海申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