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我第一次写侄子的事儿了,而每一次写,都感到一闪时光在脸前划过,一晃眼,他已经7岁了,成了二年级的学生,而那张他在襁褓中被我抱着的照片,还在母亲房间的镜框里贴着,一如昨天。
这孩子胆小。家里人都说,像小姑娘似的。的确,他不敢一个人呆在屋里,不敢一个人过马路,不敢一个月去上学,更不敢和别人打架,完全比不上我当年上二年级时满镇子撒欢乱跑的劲头。
但“人小鬼大”,始终是个形容孩子最贴切的词儿。
8月份母亲来北京时,也带了他。一个刚到大城市的孩子,却不显得慌乱和好奇,只是不说话,安静地看着车水马龙,可一进到房间里就开始不住地跑厕所,我给母亲说:“是不是有问题啊,回家后带他去医院查查。”母亲说,没事儿,刚来北京,可能有些紧张。几天后,母亲回去了,后来电话告诉我:到家后他还是跑厕所跑得勤,每次都说:奶奶,我又上厕所了。母亲真担心了,带他去医院后查了下,出来就没什么事儿。后来才知道,这孩子是记住了我说的去医院给他查查的话,到家后故意跑厕所,想进医院玩儿。
哥哥嫂子不在家,侄子就跟母亲一起睡。但自从我回家后,他就想跟我睡。而且不直说,就是呆在屋里不走。直到母亲问:想跟你二叔睡啊?他才搓着手答应。说实话,我不喜欢和孩子一起睡,但禁不住他那可怜巴巴的眼神,就答应了,结果到夜里那叫一个折腾啊:磨牙,踢被子,手脚八叉地横着睡……后来又遇到他几次可怜巴巴的眼神,我态度很坚决结:不行啊-----再后来就再不“暗示”要跟我睡了。
弟妹在家经常辅导侄子学习,而且要求比较严格,侄子比较怕她。有天,她说了件让我感到很囧的事儿-----侄子在学校里有小女朋友了,是同村一个叫可心的小姑娘,侄子说长大了要娶人家,还不让她跟别的小朋友玩。比较小气的事儿还有,他跟可心MM在一起玩,买薯条就一袋,自己拿着,不让MM多吃。侄子在一旁听着弟妹倒他的羞事儿,只抿着嘴笑,仿佛说的不是他一样。
侄子很有原则,在我负责送他上学那几天,给他钱,只要一元,多了不要,这一元钱当天没花完第二天就不要了,而且很板正地伸出一个手指说:“每天只要一元。”
一次天黑了,侄子还在路灯下和邻居家的小孩下四棋,棋子是树叶和小石子。小棋友不是他的对手,每每败下阵来,侄子很得意,便招呼在旁边“观战”的我说:“二叔,他老输,你来下。”虽然疏远这四棋很多年,但儿时的余威仍在,于是连连捏光了侄子的“树叶”,侄子一看不对头,说:“奶奶喊咱们回家吃饭呢!”“哪儿喊呢?”没等我说完,侄子就一溜烟跑回了家。
经常在报上看到“留守儿童”的新闻,这个孩子,其实也是个留守儿童。在哥哥嫂子回来前的晚上,他说:二叔,我爸爸妈妈明天就回来了。“嗯,明天就来了。”看着那双干净和期待的眼睛,我眸子闪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