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水影:一带风情小月河(40P)

(2009-12-06 22:13:42)
标签:

小月河

二里庄

蚁族

元大都城垣

牡丹园

健翔桥

北京水影

摄影

旅游

分类: 摄影:角度至上

北京水影:一带风情小月河(40P)


“小月河”,一个美丽的名字。大抵,海子说的“给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就应该是这样的。

 

前几天给一个北京海淀土著聊起我的“北京水影”拍摄计划,谈到小月河,他吐了一口烟气说,“那就是条臭水沟。”几个之前同样在小月河生活过的人都如此表示,并劝我去改拍其他地方,如玉渊潭、后海、龙潭、颐和园等等。

 

而我坚持先去拍小月河。为了这个名字,还是其他的,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内心那份呼之欲出的强烈感觉,指引着我带上相机来到这里。

 

在印象之中,这条河似乎充满着莫名的悲情。一首《他们在小月河》的诗有这样的句子:在北京,有一个地方叫小月河/这里,是无数追梦的外地孩子/梦开始的地方……又有:自杀的小妹妹/是我前一天晚上过去的时候遇到的/几个警察在河里四处打捞/几个警察在呵斥围观的学生/我远远地看着,一个男孩子被抬上救护车/旁边有人说,女孩赌气跳下去了/男孩子去捞,没有捞到,自己也差点淹死/第二天,女孩的父母把遗体运走了/男孩子活了下来/小月河的泥真厚啊。

 

这是个真实的事情,小月河两边的人都记得,都在念叨。而生命消失在这条河里的,却不止这一个。一个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回忆说,我毕业的时候小月河的确是电影学院周遭一个自杀的好去处,不是被淹死,而是栽倒在泥里臭死。

 

还有,陈可辛的《如果爱》里,那场冰河相拥的戏就是在小月河的河面上拍摄的。

 

这个冬天的午后,我用了三个小时,沿着河岸,从二里庄的林大北路走到牡丹园的花园路,一路拍,一路见识着河里和河边的人和事。

 

还要不断地寻找----它会走着走着被潜入了地下,像蒸发了一样,然后再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露出头来。

 

在二里庄的河岸边,两米高的铁丝网不知道是不是和什么有关。来来往往的年轻面孔,三五成群的,牵着手的,从我身边潮水般的过去,他们的眼里仿佛没有这条河的存在,也许是太熟悉的缘故。我逆着人流,打量着满眼的陌生,落地对照着《蚁族》这本书里的描写,忽然有些沉重。我像是在悲悯着什么,感叹着什么,又像是在怀念着什么。

 

河在健翔桥遁入地下。桥的西南,有块荒芜的地,杂草丰盛,枯柳垂败,一个老大爷在树下独自坐着,两棵瘦弱的树上,挂着他的鸟笼。我递给他一支烟,聊起了他那两只养了三年的画眉和这条河。他说,小月河曾经戏称为“城北龙须沟”,原来只有一两米宽,水不干净。60年代,有一年发大水,河水满槽,涌上马路,河上漂着冬瓜茄子什么的,滚滚而下,很有气势,很多人都跑去捡捞,还有拿网捞鱼虾的,很是热闹。大爷还说,这条河看起来不显眼,可也是元大都的护城河啊,物是人非,历史这东西,跟演戏一样。

 

河在龙翔路再次消失。沿着祁家豁子一直向南走,问了几次道儿,在终于在健德桥的西南、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内神奇地看到了它的影子,这时它已经是东西走向。看到它的一瞬间,我恍然如梦,这水,这桥,是如此的熟悉。

 

在这段河道里,小月河脱胎换骨了一般,它清澈了、宽阔了,像穿过了漫漫地下,炼尽了沉郁,从此开始波光风韵一样。

 

更多的老人在河岸遛鸟,聊天。画眉动听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坐下来,听会,在那么温暖的阳光之下,这些笼子里的鸟儿是在欢唱,还是挣扎?

 

一个老人推着轮椅上的老伴儿在河岸缓缓走过,老人说,河水涨了好多,老伴儿说,是啊,也干净了好多……

 

01,站在北沙滩桥上看小月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2,冬季的河上有些许冰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3,铁丝网囚禁了这条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4,河岸上的人来人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5,我和我的镜头逆流而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6,河边,许多的学生宿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7,中国式的“警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8,这样的学生公寓带有很强的社会属性。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9,这边是一个小社会,路的尽头,是另外一个社会。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0,河边,有很多这样的招租广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1,北沙滩桥。平凡的河和平凡的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2,一镜荒草,冬意满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3,河边,加工被套的临时作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4,过了志新路,河被拦腰截断,有些狼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5,半边是冰,半边为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5,远处的盘古大观清晰可见。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7,小月河在健翔桥遁入地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8,一桥飞架东西。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9,从健翔桥露出地面不长,再次在前方的龙翔路被潜入地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遗弃在河边的涂鸦本,颇有我当年的神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1,寻找良久,在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内发现了它的影子,河面焕然一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2,河边平静,依依自东。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3,那桥,那水,那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4,遥想当年,元国气盛。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5,玉栏今犹在,只是朱颜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6,涨水了,淹了往日的台阶。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7,这水,精神饱满。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8,河边,鸟笼满树,画眉成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9,水里的婆娑树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0,邀你入怀,共此暖冬。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1,夕阳斑斓。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2,沉思的画眉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3,回望一眼,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4,喜欢照镜子的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5,嗯,我不翻越,我穿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6,昔日夏色曾葱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7,最爱这一栏的朱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8,牡丹园地铁。可以想象,它是从水下过去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9,岸上一对,水里成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