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4号线地铁国家图书馆京港公司杂谈摄影纪实 |
分类: 生活:生活家 |
北京地铁的修建速度让人瞠目结舌。在1965年建成1号线开始,到2006年,长达40年的时间里,北京也仅仅有包括2号线、13号线在内的3条地铁线(习惯性把八通线并到1号线中);而从2006年到现在,短短三年时间,就开通了5号线、10号线、奥运支线、机场线4条地铁,眼下,4号线又正式开通。原来地铁图上简单的一个“中”字变成了现在的蜘蛛网。
媒体报道,有地铁迷昨天中午就开始在4号线的始发站国家图书馆站排队等着坐第一趟列车(正式运营时间是下午15:00),精神可嘉。我不是地铁迷,但对新鲜事物一向报以热情的,于是乎,今天借去中关村维修相机的机会,从西单到人民大学,体验了一把4号线。
感觉如下:
一,车厢:4号线较之其他线路(尤其是1号线)增加了很多人性化的细节,如每节车厢、每个门都做了编号,在遗失东西、发生事故等需要的时候,都可以及时准确地出所在的位置;还有每个窗户上还增加了临时通风窗口,车厢中间增加了钢管扶手等,还有一个更小的人性化细节:在列车门的上方都装了指示灯,等左侧车门开的时候,右侧的指示灯就变为黄色,并提示在对面车门下车(原来在1号线、10号线等被车门的开门方向弄晕过)。
二,车站:4号线的每个车站也各有不同,各有特色,如国家图书馆站就充满了书香味,连立柱都是书本形式的;灵境胡同则用一副副摄影作品展示了一派北京人生活的气息;西单站在入口出立着一方由北京老字号组成的浮雕……唯一感到不足的是,每个车站的空间都感觉比较局促,少了一号线的通透敞亮,打量了一下,应该是因为中间的立柱和相关设施太多了。
三,设施:北京地铁站少有卫生间,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前几天新闻还说有一乘客在地铁上闹肚子找不到厕所,没办法了,只好直接就地解决。在4号线,这事儿应该不会发生了,每一站都有硕大的指示牌告诉你卫生间在哪儿,而且“在全线24个车站设置了3家银行的100余台ATM机”(据《参考消息》)。
其实,我对地铁4号线报以好感的另外一个理由是:终于可以不用打车,直接去变态的北京新南站了……
4号线的开通了,人们很高兴,但其运营商京港公司的一句话却有些酸酸的:这条线路,要想赢利的话,需要10-15年的时间……
02,西单转乘站入口处的“老字号”壁画。
03,
04,
05,
06,
07,漂亮的地服MM。
08,
09,
10,
11,
12。
叹小竹摄影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