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票》:静静地告诉你母爱有多悲壮

标签:
车票张之亮左小青吴奇隆范伟娱乐 |
分类: 电影:电影笔记 |
香港影坛有云“武徐文张”,到现在我还在认为,张之亮导演在06年鼓捣的那个《墨攻》,纯粹是在文艺片的道路上不安分地瞎闹腾。还好的是,3年后,张导回归淡定和从容,开始温情脉脉地讲述故事。
《车票》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女记者雨桐,在收养她的修女嬷嬷去世后,开始根据二十多年前襁褓里的两张车票寻找亲生父母。在这条主线里,导演进行了外延、深挖、渲染,三个家庭通过同样简单、自然的关系相互交错----雨桐采访坚持要把有先天性疾病婴儿生下来的一对年轻夫妇,同时又搭载了有一个智障儿子的出租司机的车。一个即将出生的、一个正在成长的、一个已经长大成人的,三个孩子与三对父母,轻盈地演绎着世上最庄重的主题:父母之爱。
故事的高潮不在坚决的年轻夫妇身上,而在雨桐从未露面的母亲那里。经过几千里的追寻,雨桐终于找到了她在深山里的家,父母亲却都已去世。小学校长拿出了她母亲留下来的东西,她发现里面竟然有一沓的车票,都是从这个山村去往千里外收养她的修道院的,但却没有回程的车票。在校长的话语里,她开始明白:在母亲因故把她丢弃到修道院后,每年她生日的时候,母亲都会坐一天一夜的车去修道院,在义工之名的掩饰下去看望她,甚至会拾起她丢在地上的发卡、藏在她的背后拍照,然后再跋山涉水地徒步回来。“有一次,你母亲都累得不成样子了。”
这显然不是一般的不可思议!----那个每年都会出现一次的女人,竟然是自己一直寻找的母亲。只是,她一直忽略这个女人的存在,以致连使劲的回忆想打捞出一些碎片都徒劳无功。
画面上,那个昏黄镜头里艰难行走的身影,那位一直没有正面出现的母亲,在事情真相揭开的时候,轰然树成了一座巨大的母爱丰碑,感染着这个悲情气场里的每个人。
除了片头片尾的城市外,这个片子的大部分场景是在西藏盐井、梅里雪山和云南大理、怒江、茶马古道拍摄的,凝蓝的天空,纯净的雪域,奔腾的河流,漫山的绿意,淳朴的乡民,在如此绝美的风景里寻找已然破碎,或悲情可期的往事,是有些残忍;但同时,它们也让最初的情感回归到最初的本真----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父母之爱都是无私的、悲壮的。
面对这些,演员的演技、镜头的角度、音乐的搭配等等技术手段都无须再张扬了,张导把他们都回了原始,于是,你看到,面前只是一个故事在进行着,静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