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谁做主》:你玩,我看着玩儿

标签:
我的青春谁做主赵宝刚钱小样奋斗娱乐132 |
分类: 电影:电影笔记 |
一 谁做主?
我的青春谁做主,很简单地说就是在问是自己做主,还是父母做主。剧里的一群GGMM,无论是从学业工作,还是从感情上,都在和父母“斗智斗勇”,这是个有点矫情的烦恼。甚至一想,在他们面前,我是“幸福”的了----从我中学起,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无论是学业、工作、感情,全都是我自己在做主了。不是父母不想为我做主,而是因为他们没能力替我做主,所以在很多事情我都想征求父母意见的时候,想想又放弃了。这倒符合剧中李尔老妈的“风雨彩虹”教育论。
二、主题是有的
众生说《我的青春谁做主》就是《奋斗》的克隆版,看前几集,这种感觉相当强烈,尤其是台词的贫劲儿上。剧情扯开后,发现它和《奋斗》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奋斗》里主要是一群年轻人在无事生非地制造矛盾、解决矛盾,进行着一场不知所然的“非典型奋斗”,而《我的青春》在主题上不能说比前者更深刻了,但起码更清晰明了了。
三、真实还是虚构
无论是《奋斗》还是《我的青春》,都遭遇了同样的一个指责:这样的一群年轻人不具备代表性,他们家庭优越,还动不动有个很牛C的爸爸/妈妈,视金钱如粪土,关键时刻总能有贵人相助。是的,这是小众样本的青春。虽如此评判,但人都有一种往上看的审美心理,比自己好的,才是完美的,进而才是吸引人的,所以纵使对导演的“不切实际”嗤之以鼻,但对那种loft生活无不是向往之情。相对应的是同一题材的《我们生活的年代》,无论是主题的深刻程度,还是剧情的现实程度,都超过了比赵宝刚导演的这两部片子,但它在年轻观众中的影响却惨淡得多,究其原因,却还是太过真实而显得沉重。一句话吧:青春是自己的和电视剧无关,但谁都想在里面找到一些比现实更美丽的、令人轻松愉悦的东西。在这一点上,“老态龙钟”的赵宝刚太了解这群年轻人了。
四、场景问题
SOHO现代城、建外SOHO、华贸中心、金地中心、国贸、通惠河……被赵宝刚拉到剧里的这些大外景,每天都要经见。这实在是个坏事儿。本来就有些“假”的剧情,在我的剥离挑剔中,更显得他们是在玩儿似的演戏,随便找几个很汗颜的bug:
五、为医生和房地产商做美容?
剧中的两个好男人周晋和高齐,一个是房地产开发商,一个是医生。在众生眼里,这两个职业都可以用“龌龊”来做定语了。但在剧中,一个有情有义、高大帅气,一个乐善好施、踏实勤奋,我没仔细去看剧后的赞助商里,是不是有房地产企业,或者是医院。
六 总结
一句话总结这个片子:它做娱乐之用还是很合格的,但不宜做深度讨论,也就是说,看着玩儿就是了,不能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