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好(没图)
(2009-04-14 16:23:03)
标签:
孔子易中天余秋雨白烨韩寒杂谈 |
分类: 生活:生活家 |
中国人挺喜欢当人老师的。柏杨老师在《丑陋的中国人》说过这事儿,而现实当中,喜欢这口的人乌泱乌泱的。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初一的语文老师,一个京师毕业的老太太,释意说:几个人走路,必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嗯,我一直是个听老师话的“三好学生”,所以烟尘滚滚的数十年当中,我一直铭记着老师的教导。前段时间看易中天讲《诸子百家》,忽然醍醐灌顶,有了个惊世发现----
我们一直误解孔子的意思了,他是在说:几个人走路,必定有一个人喜欢给人当老师!
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和柏杨跨越2500年、12个朝代、两岸三地,心灵幸福地交融了。
但是,有了网络,人们出门的时候少了,几个人一起走路的时候也少了,那个其中想当老师的人心里肯定百爪挠心啊,就像男人堆积了一堆精子无法发泄一样,憋屈。怎么办呢?小问题,老师者,知天有时地有气,顺势在网上布道啊,以手代足,更为方便了。
于是,你看到白烨给年轻人宣讲何为文学,余秋雨给众人解读什么是大师。这个时代真是坏了啊,都不尊教了----前者被韩寒骂得皮包骨头,后者被网友砸进了粪坑。没念及此,我心都有戚戚然。有人说,网络是个好东西,它接纳了人的发泄欲望,从而维护了社会治安。也似,如果不是网络,白烨余秋雨在大街上逮个人就讲,还不得被人用唾沫溺死引发命案了?
不过,再怎么说,白余之流也算在行业内有半生专攻了,授业解惑也是件积德行善的事儿,被人冠以好师之名有些委屈了。而在现实中,尤其是在“屏幕后面,每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的网络环境里,很多拿着半瓶子水的“伪人”蝗虫一般地铺天盖地,动辄给人讲解三纲五常,是非标准,其仪态之庄严,神情之隆重,每每让我想起冬日里雪地上凝结的大便,这样的造型真的非常搞笑。
笑完思痛:这样的“老师”也是最祸害行业名声的,还是少点为好,在国家相关政策没出来之前,建议群防群治,文明的点办法是:发现就拨打315,野蛮点办法是:就地棒打。另外,也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其早点改邪归正,重新做人,也是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个“师”,海枯了石烂了天崩了地裂了也肯定不是我。我从不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少年命苦,做兼职无数,扛过水泥发过小广告跑过龙套干活策划做过枪手写过专栏,但从来没做过家教,没当过老师。算做积德行善。
但,我喜欢叫人为老师,这个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在单位,在生活中,只要看见了,称呼必为老师。“X老师,您好”是最经常用的开场白,说实话,其中有些真的是尊称,他们真的值得我学习,有的被我看破了水平的,则就是为了满足下人家的虚荣心,也算为社会做贡献了,因为牺牲我一个,就可以少害很多人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