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我的团长我的团》43集全手记之一
(2009-03-17 13:37:07)
标签:
我的团长我的团娱乐 |
分类: 电影:电影笔记 |
小学的时候看《新白娘子传奇》,每天中午两集,放了学就往家里跑,一边吃饭一边看,看完再一路狂奔去学校,但还是迟到数次,被罚站数次,被折腾得狼狈不堪,留下了后遗症,以致现在对电视剧很敏感很慎重,轻易不敢碰,所以说这是个带着点疯狂的决定:从周五晚上开始,决定关门谢客,躲在房间里把《我的团长我的团》看完。
北京、江苏、云南、上海四家卫视正在这个片子的播放秩序闹得不可开交,不过我一集也没看----断断续续的、被牵制的感觉很不好玩,所以他们的收视率,无论是江苏牛逼的2.0,还是云南委屈的0.8,和我没一分钱的关系。
“很不好意思,康导们花费了2年心血制作出来的一个片子,被我2天就舒舒服服地看完了。”----这是一句过于自信的话,因为2天结束了,虽然我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但还是只看了四分之三。 周一,我感觉自己被套了,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于是补了一个夜晚,终于革命成功。
我是这么看这个片子的----拿个笔记本,一边看,一边写写画画,看完一集,暂停,到电脑前在word上写上一段,然后下一集,按照这个模式,43次的周而复始……一共记了15页的笔记,写了20页的word,也算是个大工程了吧。不过,还是那句话,萝卜白菜谁都有人爱,谁喜欢什么都没错,所以下面的这些记录,也仅做交流之用,欢迎拍砖提出不同意见。
PS:
1,关于这个片子的集数,有点罗生门,有的说是40集,有的说是42集,有的说是50集,乱七八糟。43集是个相对官方点的说法,我看的也是43集版本的。
2,转载或者引用请注明作者。
第1集(精彩指数:★★★★)
班长“史今”,钢七连连长“高城”,再次看到他们,倍感亲切,只不过,他们现在换了另外一副身份,名字也分别换成了“孟烦了”、“迷龙”,共同的身份是打仗侥幸活下来的“炮灰”,溃军不如寇,流兵即为贼,如今他们群堆在滇西的一个叫禅达的小县城,灰头土脸,无所事事。
迷龙看上去是个狠角色。蓝天白云之下,不一会儿功夫,他就院子里的人打了个遍,尤其是是追着拿他西瓜吃的同伴的场面,惊心动魄。
“伍六一”也出来了。在这个戏里他被升职了,成为了师长,一个流兵面前的大官,那个显摆各类机枪的场面,显得他英姿飒爽,而故事也由他的一道士兵征集令开始,用孟烦了的话说,“犹如在黑暗中见到一丝光明,犹如在落水后真的出现了稻草,我们的魂儿被他叫醒了。”
另,我发现应该忘记《士兵突击》的,虽然很难,否则对接受目前这部“新欢”会被绪影响的。
第2集(精彩指数:★★★)
第一个女角色早早地在这部男人戏里出现了。一个叫小醉的四川妹子,和孟烦了偶然结识了,还帮他治疗伤口,但他发现小醉竟然是个妓女。这样的故事情节的确很俗,希望它不会在后面的剧集里被大肆延展。
炮灰就是炮灰,人没了斗志是可怕的。为了一顿猪肉炖粉条,一帮子男人使出浑身解数,甚至坑蒙拐骗,让人感到可笑,可悲。
第3集(精彩指数:★★★★)
没错,这一集战斗机的场面确实是在向《珍珠港》“致敬”。前几天看新闻,制片方对此倒也坦然,说他们就一架飞机,其余的场面都是让一家公司制作的特技效果,如果真是如此,这家公司应该检讨下了,拿了人家的钱,起码得花点精力创新下吧。
飞机被日本的战斗机给弄下来了,这些人手无寸铁地进入了大森林,子弹像幽灵一样地从树林里钻出来,战斗,从这些人抱头鼠窜开始了。
“死老A袁郎”,新名字叫龙文章,也在这集里诡秘地出来了,救了被日军围困的他们。“我的团长”就是他了
第4集(精彩指数:★★★★)
和“死老A”一样,龙文章似乎也是个飞扬跋扈的人(似乎我们就喜欢看到这样性格的男人哈)。孟烦了、迷龙他们给他起了个外号“死啦死啦”,也算是“死”字辈儿的了。
机油桶(汽油桶?)里洗澡算是个经典,一则这是龙文章身先士卒的主意,算是团长整军的第一把火,二则为歼灭日军提供了伏笔。
第5集(精彩指数:★★★☆)
炮灰团打退了数次鬼子的进攻,他们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他们疯狂掉了。对于这群残兵败将来说,这无疑是个神奇得连他们自己都无法相信的战果。
他们脱光了衣服,作战之心也就变得纯粹。所以说,这绝对是斗志的胜利。
是泥巴还是石头,取决于人的信念。
第6集(精彩指数:★★★★☆)
本集的开头很搞笑,也让我知道了一些新鲜事儿:一帮人在密林里听见鸟叫,饶有兴致地学上了两口,不料这是喜欢爬树的日军的对口暗号,于是枪林弹雨再次袭来。
“回家不积极,脑子有问题。”龙文章一遍一遍地喊着这句口号,收编丛林里的散兵游勇,他疯疯癫癫的本性开始展露。
这部戏的第二个女人了。一身白色的衣服,看不全脸面,这样的出现方式很是诡异。这个女人长得一般,但在湿漉漉脏兮兮的男人堆里,她的出现还是有些惊艳的感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