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巴林石漫谈 |
油性是指物质因含油而产生的性质,巴林石的油性是指质地细密紧致,柔和脂润而产生的油糯感觉,更多时的时候这种油润感是由心而发,感受到油脂芳华的晶灿,油光四溢的柔美,并非石头能挤出什么油,油脂也不会腻腻的粘手。
巴林石为什么招人喜欢,除了色彩鲜艳、质地通透、纹饰多样,以及品种繁多,绚丽多彩,还有鸡血石、福黄石名扬天下,为巴林石典型形象代表外,另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巴林石从里到外具有油光四溢的特性。
油糯的石头才能带来温和滋润的感觉,这种“平易近人”、“大有油水”会让巴林石产生一种亲近感和获得感,不知不觉巴林石己与你融为一体,互相难解难分,你成为石头的一部分,石头也融化在你的骨血里,你感觉同石头一起呼吸,有了同样激昂的使命感。
巴林石由于油性大发,油感充沛,浑身充满非凝脂的油性感觉,质地细腻滋润,温顺柔和,这正是鉴别巴林石品质好坏的主要依据,历来是占巴林石首位的质量要求,人们喜欢巴林石,逃不过石头具有油润脂凝的魅力。
什么是巴林石的油糯性?油糯性不外是种浑厚扎实,圆满饱和的感觉。如果用不算恰当的形象性比喻,蒸熟的大米就是这个样子,油亮晶透,软糯划一,脂光四溢,这太招人喜爱了。触摸油性好的巴林石微微有些粘性,那种粘粘的感觉,想让人盘抚个不停。油润顺滑时还有一种阻力感,颗粒细小、交织致密的巴林石才会油糯性这么好。
有时候巴林石的油脂晶灿,仿若“白如截肪”的羊脂,老话说:“好象刚刚割开的肥羊脂肪白油”。油性好的巴林石油亮生津,温润脂滑,光泽恰似凝炼的油脂。沉静而温暖,柔和又雅致,石头地子细腻凝炼,结构坚实,“油糯”的感觉强烈。油性好也可说成是脂份好,脂份、油脂感、润度等词句,实际意思都差不多。
巴林石的油性剑指两点,一是视觉上的油润,另外是手感上的油润。视觉上的油脂光华与光泽柔和一般会同时出现,这与石头的紧密度、硬度息息有关。紧密力度大光泽感就强,硬度若到了位,光泽会显得刚性十足。手感上的油性是指石头摸上去略有障碍感,油滑的似乎手里抓不住,好象用手一推,石体中的油就要溢出,这种感觉真是奇妙。特别要说明,这种油滑手感并不是石头抹油后的油乎乎,为石头保养上的油,特别油腻腻,让人非常讨厌,绝不是这种愉悦的体验。
脂度高的石头,必然会“油”,结构细密的石头,也逃不过一身油脂紧裹。巴林石真正的“油”性涂抹不出来,长期手盘也抚摸不出来,油性是深入石头的肌理,用心才可以体会到。巴林石的光泽自带油脂性质,即古人所称的“温润而泽”,这种光泽超旨,油脂强烈,散发出一种散漫的柔光,给人以油润滋养的感觉。看着舒适到心,摸着润美至极。
雅臣藏石收藏的巴林福黄冻钮章、彩霞红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