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7/“内卷”的你

分类: 杂谈 |
今年有一个词语突然被用的很溜,传播甚广,这个词语就是“内卷”,初听挺别扭,不容易理解,细思却多少有点“伤感”。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带来新思想,新潮流,真让人有些迎接不暇。
这个流行的“内卷”,也叫“密化”。创词人为文化人类学家亚历山大 ·
戈登威泽,这人用这个词来描述社会文化模式的变迁规律,认为当一种文化形态发展到最后的固定模式,必然会受限于自我不断的复杂化和精细化,因而故步自封,没法转化为新的文化形态。从这个认知来看,内卷并不是个好评价。现在不少年轻人就是用这个词来调侃自己的境遇,把自己看成内卷成的一颗枯萎的心。
中国人认为的“内卷”,夹裹上了太多社会现实,被人常运用拿去形容激烈却无效的竞争,夹裹不清的内斗,就象用贼漂亮的花纸卷裹个东西,越往里卷越紧巴,几乎密不透风,可紧卷住的却是个毫无价值的烂木棍。
一个人的内卷实际从小就开始了,没完没了的兴趣班、补习班、提高训练班,大大小小严格的考试,初升高找好学校的剧烈争夺,考一流大学的困难挑战,心衰力竭。毕业后找工作不容易,到处是碰壁。人生每一步都历尽艰辛困苦,每一个想法的实现全要呕心沥血,这全是内卷系统的组成部分。卷啊卷,一刻也不曾停止,内卷一直向前延伸,越是往后内卷化越严重,卷的让人喘不过气来,憋闷的浑身难受。我们的人生好象就是一个卷,卷开了,卷紧了,最后一下子崩开,一辈子就密化到头了。
有人认为内卷也不全是内部竞争,同时更如同是种精细和微分,大的矛盾和利益未呈现或够不着,就只能不断往下纠缠密织细网,不停争斗紧扣绳结。行事越来越奇怪,满足越来越微小。带来进步速度虽越来越迟缓,衰退也不可避免开始,内卷的确是地地道道没有实际增益的发展与建设。可内卷的细化和密实也促进了文化的丰富和精神的释放,人们关注的更为具体和细微,生活随之有了些精致的改变。陷入内卷加大同层级的竞争压力和生存空间,对有的人来说并不是好事,许多人就是困极而重生,一跃而开创出新的天地。可有的人就此窒息而衰,丧失斗志,放弃挣扎,甚至走向绝路。明白的人一定要把内卷带来的压力变化一种激励!实际上那个人的人生有那么容易,不都得苦苦抗争,倾心奋斗,才能赢的一片蓝天,一汪碧水,一匹骄健的骏马飞驰而来,带你奔向远方……
(文与图无关)
2015年2月大学同班同学十几人及家人超级游轮7夜8天同游后,又同陆地游意大利、法国,罗马、比萨、佛罗伦萨、威尼斯、巴黎……情快的旅程,浓浓的同学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