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3/社交媒体风行下的艺术评论

分类: 杂谈 |
我们常念叨的“社交媒体”,英文Social
Media,大家都知道是网上用户关系内容生产与交换的一个平台。中国早已进入移动通迅时代,据2018年统计全国手机用户超过15.7亿,人均拥有手机1.12部,拿手机的人几乎天天接触社交媒体,即花花哨哨一大堆的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抖音等等。人们早己习惯在社交媒体上了解新闻、资讯和信息,利用社交媒体互相分享意见、见解、经验、观点。社交媒体是个庞大的全民工具和广阔的公众平台,能量巨大到如同山崩地裂,翻江倒海,极具爆炸性的轰动效应,社交媒体流转的信息成为网上浏览的重要内容,不时制造热门话题,不时传来热点消息,人们陷入疯狂激烈的社交生活讨论,互相骂的面红耳赤,被长期冷落的传统媒体借机争相跟进,来赚回点热度。
社交媒体两大特点,人数超巨,活跃用户几个亿,还有就是自发传播。社交媒体是个大话题,我们在此不多做讨论,就想谈谈没节制、没底线,无任何评价标准,完全随便,毫无顾忌自发之下的艺术评论是什么样子。以前是精英引导社会意识,媒体也就是通讯、报纸、电视、杂志、出版物这些,
这全是精英把控的产物,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掌握话语权,对什么都还认真严肃思考,不到相当艺术水准,没有够份量的艺术声望,相应有价值的社会地位,不会随便采访、报道你。没可能办绘画个展,更不会在媒体上有你作品的艺术评论与推介。可到了如今的社交媒体时代,对待事物已不讲求事实和标准,不愿意任何冷静思考,一切统统情绪化对待,甚至漫不经心对付。没人愿意坚持自我,坚持不同的意见。社交媒体充斥鱼龙混杂的过量信息,人们只去寻找自己认同的那部分内容,完全排斥其它声音。自我认同只是一口井上的那片天,整天抱着的那片天就是全部的社会自我。任何人都可从网上找到符合自己的情绪和思想,轻易寻获到自我认同。
社交媒体风行之下,一切都变得随意、自我,艺术评论已是满地鸡毛,踢一脚能溅起一大堆。拿绘画来说画成什么样,就是烂成一堆狗屎,都可以毫无顾忌说多好多棒,随便大吹特吹,任意胡说八道。艺术评论早就没了尺度,也不需要什么评价标准,没有障碍可以阻止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作品,不管画的有多恶劣丑陋,后边都会跟着一大堆点赞和吹嘘。是谁都可在网络平台上被吹捧和吹捧别人和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夸到天上了也没事,捧为红遍全球也坦然,所有的所有都没有底线,不需要任何事实。人人都是盖世英伟的伟大画家,画作都杰出优秀的地球人欣赏不了。
2017年9月19日到波黑最南小镇特雷比涅,小镇在波黑最南面,距亚得里亚海10公里。9月18日我们从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开车24公里到此,用时快一小时,主要是高山中来回倒腾的盘山路,车开不起来。另外要过两国海关,排队费时,验照虽不为难,看看护照和车的资料,按个章就可以过,但效率很低,过一个车慢吞吞的。从小镇中心川流而过的一条河,带给这里不解的风情,河的沿岸风景最美,特别是河上的一些磨坊和桥梁,历史悠久,颇有味道,其中一座拱桥建于奥斯曼帝国时期,现在是小镇的代表性建筑,小镇最亮点。市中心有个树荫下的广场,卖水果的露天摊档占据一面,咖啡馆、酒吧沿广场一圈众多,全坐满了人。感觉这里的人很悠闲,会生活。我和太太出来玩,不在意看什么景点,大体看看到地,随便转转就行了。经常在餐厅、咖啡馆耗时最多……
2017年9月16日来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刚才验护照过波黑海关,到达乌姆Neum小镇,可惜天气不好了,照片没那么好看了。这是波黑唯一的海岸线,仅有2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