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492/四大印石真的是在向市场“甩锅”

(2020-08-20 09:51:23)
分类: 巴林石漫谈
前一阵有篇文章《寿山石市场不好,何必“甩锅”》,在寿山石行业引起很大反响,文后的留言很多,观点交锋激烈。这篇文章认为不管怎样看,寿山石市场目前己处于低谷期,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七、八年前寿山石市场的高峰过后,颓势己渐显,又经几番震荡,更是不断下挫。2020年起始受疫情强烈冲击,己陷入难以突破的“困境”。整个行业因此焦虑不己,关于寿山石市场生存与发展以往多有讨论,但结论往往都归结于目前整体经济下行,高层次精神消费的收藏品寿山石在人们的消费中己“脱单”,以及礼品市场冷清,寿山石接受程度低,现在的人缺少审美情调等,统统都是寿山石市场不好的“客观原因”。

作者问道:“寿山石市场的颓势,真的全数归咎于这些客观的、外部的原因吗?”为说明问题作者举例晚清民初经济凋零,时局动荡,民众生活水深火热,可寿山石市场却相当红火,朝臣官宦及文人雅士都喜藏寿山石。另特别提到相较民国美育的单薄苍白,到如今美育己非常广泛,深入人心。清末民初寿山石雕刻师徒传授渠道狭窄,而今各大美术学院教学全面扎实,可参观学习的文化艺术馆所林立,可再也出不来那时艺技颠峰的雕刻大师了。

我不认为如今的印石市场可与清末民初收藏状况相比,拿现在时髦的话讲两个时代“不在一个频道上”,不能相提并论。正是晚清民初的世道混乱,战事频乃,国家无法顾及文物保护及收藏,大量国宝流落民间,因而掀起一股民间收藏热,也涌现了诸多著名收藏家。他们抢救和保存了许多重要历史文物,使得传统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现象,形同“爱国壮举”,现在讲起来都有点心酸。民国时期的收藏家不惜重金,购入的藏品多是国宝级别,这些人身家雄厚,大多富过三代。清末民初虽国家战乱不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却兴旺发达,当时一战欧洲列强陷入战火纷飞,没功夫干涉中国,对华输出资本和商品急剧减少,给了民族资本发展的大好机会。另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新的天地。另外晚清与民初时期,中外交往迅速扩大,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及学说都得己传播,中西文化全方位融合,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接触,形成了崭新的文化开放格局,民主、科学和文学艺术繁荣空前。综上所说清末民初恰逢时代变迁关口,正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颠峰时期。那么多人喜欢收藏寿山石等印石,他们有那么高的艺术鉴赏力不是偶然。

我觉得拍卖行拍出的高价寿山石,比如说石卿田黄薄意去年创造了747万元的成交价,郭祥忍的荔枝洞石兽钮章拍出了419万元。记得有位微主怀抱素仆讲: "特别牛逼,特别贵的拍品,只是特别有钱人的游戏,他们的游戏和套路,一般小老百姓永远也无法参透,所以这种狂欢和一般从业者无多大关系,可以狂欢可以蹭点热度,但这并不能给你改变任何现状。"这种拍卖和整体寿山石行情无关,与寿山石行内人士没有一毛钱关系。这是那些特别有钱人的游戏,或是金钱的游戏,资本的游戏,而非短线投资。看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孟非说任何行业的顶级成功,都不具参照意义。

照目前的市场,我觉得不仅寿山石在向市场“甩锅”,四大印石也统统向市场“甩锅”。造成如此难堪局面并非仅是“内因”,不仅仅是寿山石审美意识不够,深挖寿山石文化乏力,以及寿山石艺术推广疲惫等原因。实际上四大印石“甩锅”最彻底是市场,己到了完全与市场隔绝程度。这些年中国流行非遗申请,全国各地遍布各种级别的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后来大家发现,非遗申请成功后期望的诸多好处并未实现,无论是非遗表演、非遗产品、非遗场所依然冷清,东西或表演没人搭理,推广不出去,商业变现极为困难。实际上四大印石的处境比非遗项目所遇更为糟糕,在新时代发展之下,高新科技、现代工业和互联网对传统文化早就按下了停止键,完全置之不理,毫无关联。面对如此危机,四大印石本该改过自新,洗心革面重开发展道路,别无选择地投入新经济和新模式,为传统文化打开新时代市场之门。让四大印石这种再传统不过的文化产品,迅速融入当今新时代,特别是要进入年轻一代的审美视野中,如今整个消费市场一切“媚青”,全部力争符合年轻人的所思所求,创作“有颜值,有使用价值,有应用场景”的四大印石产品,让石雕作品顺利实现商业变现,这无疑四大印石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

说四大印石面对新经济市场彻底在甩锅,就是四大印石没有积极寻求建立新的营销平台。在如下方面没做什么努力,比如引进相关合作方,得到全方位的产品设计、包装设计、产品包装协助、视频拍摄等服务,提供产品众筹、电商销售、企业家社群定制等多个销售渠道,以及金融投资服务。总结起来就是要整合大中院校工业设计、金融投资平台、电商平台、品牌运营机构,以及各类优秀企业,成功打造传统石雕产品从包装设计到品牌推广,从金融融资到渠道销售的运营闭环,从而切实推动中国传统石文化向现代产业化发展。这是四大印石必须选择的全新发展模式,否则就仍将被拦在互联网时代新经济的大门之外。四大印石这几年进入一线城市开展,但定位不是面向"买家"的展览,不是彻底的市场推广,也没有以青年一代消费者为主体服务方向,聚焦年轻精英企业家、年轻一代有实力收藏者为精准的专业目标观众群体,一切以他们的喜好布置展览,充分考虑展会想要给这些专业观众留下什么印象,这些专业目标观众想要了解四大印石现阶段那些方面,以及他们哪些疑虑和诉求。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设法促使中国传统石文化与现代消费跨界融合,迈入中国石文化在消费中得以传承的崭新途经。为达到这个目标,四大印石要向现代消费习惯强力转变,让四大印石在原有历史积淀、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符合现代消费市场的交易价值,外联内通,自我革新,才能实现发展的宏大愿景,构造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大印石真的应该为没有面对新经济尽力而惭愧,为真的向市场“甩锅”而扪心自问,我们在互联网的大潮中为什么如此无动于衷,这么麻木不仁。

2489/巴林石市场结构的变化

2489/巴林石市场结构的变化

2489/巴林石市场结构的变化

2489/巴林石市场结构的变化

2489/巴林石市场结构的变化

2489/巴林石市场结构的变化

雅臣藏石收藏的巴林玛瑙冻随形钮章(叶子贤雕)、巴林鱼子冻方章、巴林流沙冻斜头章、巴林粉冻对章、巴林芙蓉冻随形钮章(郑世斌雕)、巴林粉冻钮章(姚仲炬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