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1/新“割袍断义”
古人讲的“割袍断义”,源于“管宁割席”的故事。南朝宋国的刘义庆著有《世说新语 ·
德行》一书,文中讲因华歆的心神不一,管宁割断席子与他断交,后世以此来形容与朋友义断恩绝,就此断交。不知你发现没有,现在每当社会爆发一个热点事件,特别是这次冠状肺炎病毒肆虐之下,人们因观点不同,看法不一,形成剧烈争论,尖锐冲突,根本无法调和,分道扬飙,各自东西的不少。有个朋友告诉我,因为对疫情防治的某个观点不一,他的父母吵得太厉害,都要去离婚了。
在“抗疫”这段时间,我陆续拉黑了一些人。有些是多年的朋友,原来和和气气相处的挺好。可能以前也没碰到太多有争议的事,稀里哈拉互相不在意。有些事即使是观点不同,也就随便对付几句,瞎咧咧一阵就过去了。也拉黑了一些在某个场合新加微信的一些人。实在是忍不住!心里非常不舒服,不把这些人赶出“屏幕”,心态真是难平。有位微信大V,他发的帖子经常10万+,微博粉丝上千万,我们有历史悠久的友谊,我一直以为这个人理智和清醒,可后来看他转的东西,以及点赞和评论趋向,真是大吃一惊!原来这家伙这么不堪,原来所有的好印象荡然无存,立即将他清场。
你必须想明白,微信朋友圈是自我私自空间,没耐心、没时间,更没义务去浏览乱七八糟的东西,尤其是那些傻比、杠镜、脑参者的疯话、蠢话,你可以不看这些东西,可整天就象有些乌鸦没完没了地鼓躁,烦不烦呀,心情被搞得糟糕透了。我从没有检查过微信通讯录谁拉黑了我,不会在乎谁在谁不在。实际上我也知道谁不待见我了,原来在朋友圈很活跃,经常露头发点什么的一个人,突然就不见了。还有我到重要节日,会一对一写清收者姓名发祝贺私信,我从不群发这类东西,更不会发张图对付了事,总有一些发不出去的私信,那就是对方己删除了我。不过我相信,因为三观的不同,一些朋友肯定也讨厌我,早就把我拉黑了。有个在布鲁塞尔街头认识的朋友,在比利时帮了我们不少忙,原来相处的一直不错,经常在微信上互动。他一直喷恨米国,使劲骂串谱,原来没觉得怎样,就当个人喜好。可这次跟着传那种太没边的谣言,私下劝了一次,很快就看不到他了,明白这是把我拉黑了。这种情况不是个别,多有类似,真为这些朋友感到庆幸和宽慰,我们从此不用再互相看不惯,互相折磨,眼不见为净,总算能消停一下了。人生一别两宽,各行其道是好事。时光匆匆,人生苦短,烦恼和焦虑越少越好,就此别过,不必互陪不痛快!
看到有个人写的一段话,说今后新的人际关系,将由一致的三观取代血缘和朋友。这个说的有点绝对,毕竟生活本身还要继续,有些地久天长的东西还没法彻底丢弃。但价只观不同确实会拉开人与人的距离,最终会决定人际差别所在。古人是割袍断义,不与谈不来,不喜欢的人坐在一个席子上,连赶都懒得赶,果断割断席子而去。现在的人不用这么麻烦,离开一个人,割去与一个人的联系就是“弹指一挥间”,说是“新割袍断义”,还不如讲是“拉黑断义”。
(文与图无关)
我和太太在华润小径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