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305/中国怎么没了小酒馆

(2019-09-17 11:16:17)
分类: 国内外旅行见闻
今年8月26日北京卫视、广东卫视开播《老酒馆》,我和太太一直追着看。这个电视剧讲述了民国时期大连有个好汉街,街上有一家叫山东老酒馆的小铺子,这的掌柜陈怀海在老酒馆里有一系列谋生计和释大义的故事。过去中国遍地都是这种小酒馆,无论大城和小城,那些数不清纵横交错的胡同里,街头和巷尾散落着不少小酒馆、小酒铺,这些小酒馆儿、小酒铺面门极普通朴实,挂个老旧的门帘子。这些小酒馆大多狭小局促,进门就是柜台,通常也就三、五张四方木头桌子,四周几把方凳。这种小酒馆都是街坊店,来的都是熟客,没人互相嫌弃,要是人多了挤着站着都行。过去真有一批“酒鬼”,每天必须喝个几两,有丢不掉的酒瘾,不喝真过不去。还不愿意在家里喝,就愿意凑个小酒馆的热闹和气氛,这和现在人们喝咖啡只愿去咖啡馆一个缘由。说到这我想起几件往事。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的家乡内蒙古乌海就一个大的国营副食商店,我哥哥有个姓刘的同学,每天必去这个商店喝二两酒。付钱后让售货员用长把儿的铁制提斗从酒坛子里舀酒,然后就在规制二两酒的铁斗里将酒一口干下,没一点犹豫和打磕,然后掉头就走。这件事天天如此,?\一,风雨无阻,雷打不动。还有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接待一个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客户,他每顿饭都要喝白酒。有天中午安排吃麦当劳,那时麦当劳刚进入中国,来顿汉堡可乐餐算是新鲜体验,但这个客户吃得非常别扭,感觉什么都难以下咽,原因是没有酒佐餐,至今我还记得他一脸痛苦的样子。去年去白俄罗斯,在明斯克吃麦当劳,居然供应啤酒,要是这样早年那位客户就不那么难受了。这两个例子说明中国有一批日日必靠喝两口酒度日的人,小酒馆和小酒铺太适合他们了。

不知怎得,五、六十年前中国的小酒馆一夜间就烟消云散,无影无踪了,原因实际上大家也都知道。至少有那么十几年酒是凭票供应,去那找酒喝呀!记得文革期间,我家有瓶鄂尔多斯白酒,哥哥的初中同学们知道了,吵着要来家里喝。忽拉拉来了九、十位。老妈给切了盘咸菜,弄了个大酱醮黄瓜,把坑桌摆到了地上,人围坐了一圈。我在旁边看着,倒酒的人倒了一圈酒就不干了。他刚倒下的酒立即就被喝掉,这么倒他永远也喝不上酒!我十七岁刚参加工作在一个露天矿,过春节大年初一,早上四、五点矿工们就成群结队去矿长家拜年。当地有个习惯,去拜年待客是给一杯酒喝,矿长家有几瓶茅台,天还没亮就被蜂拥而至的矿工们给“蹭”光了。现在国内酒吧到处都有,可全是“舶来品”架式,也就是全都是西式酒吧,威士忌、金酒、伏特加、朗姆酒、红酒、啤酒等为主打,连调制鸡尾酒都很少用到中国白酒,早就与中国式酒馆没一点关系了。中国传统小酒馆喝酒不会干喝、纯喝,总要弄盘下酒的凉菜,电视剧《老酒馆》里来客上一堆热菜,那是把小酒馆演义了,传统的小酒馆从来不供应炒菜,只有各式的凉拌菜。我和太太常去欧洲,在巴黎、伦敦喜欢在晚上窜到挤满当地人的小酒馆,来杯啤酒或威士忌。法国、英国和欧洲所有国家街上到处是小酒馆,欧洲人晚上下班后不回家,总要过来喝一杯啤酒或别的酒,磨磨蹭蹭好久才回家。那年在英国旅行,有一晚挤进伦敦大笨钟对面一家小酒馆来杯冰啤,人多没地坐只能站着,墙角贴了张前首相梅杰的照片,这是否意味着梅杰经常来喝一杯。

依我看中国没了小酒馆一个主要原因,中国人己丢掉了独自喝一杯酒的习惯,实际上是没了独处的习惯。小酒馆最适合一个人默默待一会,单独来上一杯,而且是干喝见底,或是简单来个小菜。小酒馆就是纯粹满足酒瘾,就是为喝杯酒来的地方。现在中国人倒是常喝酒,可都是为了应酬……







2305/中国怎么没了小酒馆

2305/中国怎么没了小酒馆

2305/中国怎么没了小酒馆

2305/中国怎么没了小酒馆

2305/中国怎么没了小酒馆

2305/中国怎么没了小酒馆

2305/中国怎么没了小酒馆

2305/中国怎么没了小酒馆

2305/中国怎么没了小酒馆
在伦敦大笨钟旁钻进一家叫St Stephens Tavern 的小酒馆,门外沒有任何招牌,隔窗向里看“一片喧嚣”。进去人非常多,特别拥挤,但不吵闹。好不容易找了个位,局促的能挤下都不易。两大杯淡啤酒,蔬菜沙拉、炸鱼土豆条,凤凰网推荐伦敦美食,第一至第五都是炸鱼土豆条,嘿嘿,英国沒什么好吃的,炸鱼土豆条就是“国菜”了,而小酒馆这道菜做的最好。墙上有英国原首相梅杰的照片,不知是何原因,这距政府机构很近,想必梅杰以前是这的常客。酒馆里全是英国人,下了班来喝一杯,喜欢这种完全是当地传统生活的氛围,这是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享受和快乐,而我更享受和他们同在一起的平淡时光……
2305/中国怎么没了小酒馆

2305/中国怎么没了小酒馆

2305/中国怎么没了小酒馆

2305/中国怎么没了小酒馆
2017年10月3日中午,随便进了路边一小馆,感觉不到20平米,吧台就占了三分之一面积,这个吧台多种用途,一少半是厨房,烤箱微波炉操作台,面墙有两个大保温桶,我点的海鲜饭,就是从桶里盛出,再加摆几只鲜虾和一个大鸡块,显然是在外事先己加工好一大批。吧台台面较宽,配了5个高凳,饭点当餐桌用。还有配酒水、收银也在吧台,另有几个生鲜啤"水龙头",不是就餐时间,这里又是酒吧。服务生和厨师仅两个人,忙得底朝天,可井井有条,什么都不误。整个餐厅只有9张超小的桌子,我们来时人坐满满,等位了十几分钟,入座时有点"艰难",要特别小心,收紧身体,拉出小桌,侧身才搞定。点了啤酒、冰饮,蔬菜沙拉和两份海鲜饭,等位时己目测餐桌,只有3种主菜选择,海鲜饭、汉堡配薯条、牛肉配土豆蔬菜。我们一进来,实际上己被坐吧台一位金发小姐的海鲜饭吸引,别无选择。这是顺便的一餐,巴黎式的快餐,让我心中感慨是这个小店的"本事",如此局促的空间,利用的如此有效用,生意还这么好。人少时,食客还和"店主“谈笑风生,这一定是常来的熟客。临走去了趟WC,先以为肯定狹小困难,却相当整洁宽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