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301/交了个虚拟朋友

(2019-09-02 14:14:29)
分类: 杂谈
微信、微博、博客上交了不少朋友,都是互相加来的,除了网上互动,偶尔聊聊天,跟个帖唠叨几句,或是随便打个招呼,就再没什么了。这些所谓的朋友只知道“代号”,网上极少以真实姓名示人,大多起个“网名”,象我这样撞网后始终用真名,从未更换过。我加人微信,凡有可能都会标清这人是谁,有些则向来无从可辩,不知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有这人的微信。有时突然发现朋友圈天天露头的某人好久不见了,又过了挺长时间,似乎有个新名称的人象他,这是改了网名了。微圈中改一下名可能许多人就不知道你是谁了,除非提前己标清此人来历。朋友圈经常也有某人彻底不见了,那是把你拉黑了。价值观差距太大,实在看不顺眼,我也会黑别人,有些还是多年挺好的朋友。这得罪了一些人,但也换来了些内心平静,价值观的不同,是朋友间巨大的鸿沟,终究会迈不过去。网上不少朋友是“电子芯”,完全是虚拟的朋友,从未见过,不知任何来历,也没兴趣探知,今生更不可能相见,就是网络虚虚幻幻的存在,似有似无,有了没觉得多重要,丢了也没什么感觉。

人的一生见过最多的人,就是只见过一次的人,过后就没机会再见,永远是逝去的风,飘过的雨。这样的人见时当然要礼貌得体,但也完全不必过于在意,这肯定是得过且过,且过且忘,过眼烟云一般,天上的月亮谁够得到,永远与你无关。那么网上遇到的人,连一次都没见过,也永远不可能相见,肯定不会象现实空间的好友,时不时半夜打个电话狂聊,也不会时常约着喝茶喝咖啡,定期拎瓶老酒聚上一聚。网上虚拟、飘忽和空幻的朋友完全可以当有似有,当无似无,因为本身就是个传说,是个妄想,是片飘渺的云,滴滴嗒嗒的雨。不排除从虚拟走到现实,网友后来有机会见面了,谈得来心相通,自然加深了友谊,成为真正摸得着,看得见的朋友,这也不乏其例。网上有虚拟朋友的一款游戏,可以立马结交一个虚拟的朋友,但在平时要好好照顾他,当你极其无聊,心中满是郁闷时,就让这个虚拟的朋友相陪,聊聊天解个闷,逗你开个心。网上的朋友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你谈东论西时可能有人喝彩、呼应和肯定,也许是指责、批评和咒骂,不管怎样总还有人搭理你。








2301/交了个虚拟朋友

2301/交了个虚拟朋友

2301/交了个虚拟朋友

2301/交了个虚拟朋友

2301/交了个虚拟朋友

2301/交了个虚拟朋友

2301/交了个虚拟朋友
(文与图无关)

台湾有个很特别的奇美博物馆(第1图),展出一家企业历经80年的悉心绘画、雕塑收藏,其中不乏世界知名画作,比如英国高奇的《自信》、法国基斯林的《蒙巴拿斯的琦琦》、杜普荷的《秋收》,以及奥古斯特·考特的《黛妮希雅》、《暴风雨》,人们耳熟能详的《暴风雨》共有大小两种版本,大幅画作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小版本便为奇美所收藏。这次来台湾看到一部分奇美的欧洲老油画收藏,其中法国画家奥古斯特·考特的《黛妮希雅》(第2图)我特别喜欢,在台中美术馆看到原作太幸运了。这幅作品画于1837年,画高1米多,画的极为细腻,色彩不象古典油画那么沉重,有点文艺复兴时期画作的活跃风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