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5/湘竹离离欲作堆-----巴林冻石湘竹冻

分类: 巴林石漫谈 |
斑竹也称“湘竹”,这牵扯到远古舜帝的一个故事。舜南征至苍梧之野而死,其后王后和妃子娥皇、女英寻夫墓边走边泣,泪洒竹子,竹子上留下了斑斑的泪痕,最后她们也死于湘江边。再后来人们就把落过娥皇、女英泪水的斑竹也称为湘竹。
巴林湘竹冻的命名也是因为石体纹脉相似于“湘竹”,其竹枝与叶曲折委婉,斑斑痕痕,命名为湘竹冻既形象生动,又隐含传统人文蕴味。湘竹冻质地凝透冰纯,有霜寒冰冷之意,与斑竹的生存背景颇为契合。石体纹脉与竹枝竹叶外观形态很相似,生长繁盛密集,随风摇曳,动感十足。这种石头肌理图形的象形、真切和生动让人印象深刻。其所传递出的“潇湘”之气更有霜天旷野、大地寂寥、宁静致远的意境。巴林石命名极少牵扯到人名、历史传说和故事,大多是以大自然中的事物象形似色说话。湘竹冻是少有以历史传说故事命名的例外,石头低沉、凝重的地子,偏冷灰暖灰的色彩,斑驳错综的纹理,都为讲这个悲切感人的“故事”布好了事先铺垫。湘竹冻也是近年新流行叫开的巴林冻石新品种之一,市场上并不多见。
巴林湘竹冻质地通透晶莹,清爽明朗至底,这种简洁与纯净,是石头最好的展现方式。当一块干干净净的巴林湘竹冻摆在我们面前,世事凡尘如何都与你无关了。巴林石天马行空般的透明质地,深受藏石者透明控的青睐,通透灵秀的巴林石向来是出街的透明潮范。巴林湘竹冻的色彩不一,但基本上都是在重色地上呈现竹子浅色的生长形态,竹子枝叶清晰,竹干挺拔,生长茂盛,生机盎然,画面分外逼真,有的竹子更是泪迹斑斑,落满悲伤的眼泪,应了石头名称所引发的故事。巴林湘竹冻油润度明显,这是石头的油糯性极佳,这种油脂度和糯黏性,是材质质地的细腻与滋润优异的表现。巴林石的密度用侧弱光来看结构,可以看到凝实细致的结构密度就好,越好的石头质地越是细致。巴林石湘竹冻的色泽非常纯正,色彩简单充分,直接明了。颜色不发闷,不沉重,不掺杂任何脏色,也极少有雾色和色脉。当然宝玉石自古都青睐巧色,湘竹冻如带有巧色就更喜出望外了。巴林石湘竹冻地子纯净,这是精品石的先决条件,干干净净是石头品质的关键,任何杂质、棉絮、色雾、斑钉、黑点的浸入都会减弱石头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