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9/巴林石还可开采六十年

分类: 巴林石漫谈 |
今年3月22日清晨6点,我们一行3人从深圳先飞郑州,经停后再飞赤峰,到达己是上午11点多。老友保顺开车来接,入市区招呼我们吃了午餐,下午快2点,上高速奔向巴林右旗大板。要跑180公里,怎么也要2个小时。巴林石产自巴林右旗,名称源自产地,中国宝玉石传统习惯以产地命名,象和田玉、岫岩玉、寿山石、昌化石等都不例外。这次去是见安华巴林石矿业领导,谈一个宣传项目的事。
在巴林右旗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停留了几天,这也是安华巴林石矿业公司办公地。参观了巴林石博物馆,还到距大板50公里的巴林石矿山看了看。这里以前多次来过,产出巴林石的特尼格尔图山就东大西小两个山头,最高海拔1131米,矿区面积大概6平方公里,四周全部用高架铁丝网围着,常年里外有人把守。这两年矿洞没采石头,采区全部封洞了,只在局部山体表面露天剥离,"筛"出了一些“跑卧"鸡血石,据说一年产个五、六吨。所谓跑卧是当地的土话,就是独石的意思。独石品质一定好过洞采石,石头千百万年埋入土中,受到雨水、泥土浸染渗入,石头质地会变得更加温润细腻,石头外表也会沁染上包衣,形成色泽多变的外皮。巴林石历史上有过多次零星开采,能从文献上查到的有清代当地驻军挖过,日本人侵略东北时,在这里采出石头加工成印章、墨盒、笔筒之类运回日本。这件事多少留下点影响,导致了1974年巴林石又得以正式开采。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周恩来总理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一对昌化鸡血印章。周总理接见随行的日本商界代表团,从对方一个人口中得知,内蒙古有个地方也产类似昌化鸡血石一样的石头。在周总理的直接关心下,一番迅速运作,两年后巴林石矿山恢复正式开采。
在与安华巴林石矿业领导交谈中得知,巴林石现有的储量仍可再开采60年,这么说有确切的依据。巴林石早年探矿,探明的巴林石工艺矿石储量为1万吨。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正式建矿开采,最早的十几年产量很低,平均每年不到100吨。到了上世纪90年代至今,最火爆时的时候,有几年会年产达到400吨,可最近一些年,则常是只出不到10吨石头,这几乎等于停产。这样这个时期的平均年产不到200吨,总体算下来,过去40多年,巴林原石大概共有4000吨左右的产出。以前巴林石每年都有"竞价销售",也就是一种暗标拍卖。我有几年来看过,有时一公斤精品鸡血原石可拍到几十万,随便卖上几百公斤,就是几千万。那时巴林根本没必要多产,对外说是保护资源,限产限售,实际是故意少产惜售,这样可卖个好价。特别要说明,巴林石矿山自开始复产,一直是独家运营,先是国有巴林石工艺美术公司,后股份制巴林石集团,再到两年前安华矿业接手,全是独享矿山资源,巴林石从没有滥采乱挖的问题。还有巴林石矿山每年历来只在天暖和的几个月采矿,大多数月份矿工们就放假了,从这个散漫的生产节奏看,巴林石也产不了多少。
带我们来矿山的巴林石协会副会长曲万军先生,早年曾担任过巴林石矿长,他是精通巴林石的专家。聊天时曲先生指着两个山头说,巴林石早年勘探储量时,只勘测了这两座山,没管山脚下大片的坡地,从成矿道理上讲,这片坡地下边完全可能同样有巴林石矿脉。还有巴林石过去的洞采,只采了两座山里几十米浅层下的主矿脉,这些主矿脉原石厚实高阔,石头品质好,比较好挖掘。那些支系矿脉有些窄又薄,另地质条件复杂,虽然石头也不错,但嫌麻烦都没搭理。再就是没有山底下更深层开拓,近百米以下也有矿脉。我不懂地质,讲的可能不够专业,总之巴林石还有相当待勘探、可开采的储量,资源仍有大把,再采个几十年一点没问题。宝玉石这个行业,谁有资源谁就底气硬,谁就是老大。没东西了,你都没得玩了,只能在那瞎诈呼。临离开矿山,我站在巴林石矿业大门前,望着不远处产出巴林石的两座山,突然有个了预感,早晚有一天,这两座山会整个儿被掀翻,彻底推倒来找巴林石。这山这么小,这么干不费什么事。
位于巴林石矿山对面的巴林石矿业公司,以往的巴林石原石拍卖都在这个院子里。
从巴林石矿业公司院内远看产出巴林石的特尼格尔图山。
特尼格尔图山脚下是巴林石矿山公园。
现在停产封洞的巴林石采矿矿洞
前一篇:2128/巴林石发财故事讲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