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所谓二手人生
| 分类: 杂谈 |
所谓二手人生就是没有自己的生活,独自的人生体验,以及与众不同的生命轨迹,干脆、彻底和决绝地照搬别人的人生,完全咿呀学步,一点也不走样,一直过着抄"二手",照葫芦画瓢的生活,这就是典型的“二手人生"。近看"秦朔朋友圈"有篇"我是亿湄"写的文章,作者定义的二手人生:“就是辗转得来,相沿成习,理所当然,别人也这么过的人生"。我理解,当然是别人怎么过我怎么过,完全附和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性和趣味,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到怎样的年令解决怎样的麻缠,无非是谈恋爱、结婚、生孩子,上学、拿学历、找工作、升迁、发财之类的,在中国当下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身负种种欲望,到处是利益纠葛,一身的不轻松,一辈子压力山大。最响亮美好的人生,就是当大官、一夜暴富。
在中国太容易过这种二手生活,绝大多数中国人摆脱不了二手人生。我们是一直不强调个性,不事张扬,讲究低调的民族,一向习惯服从集体,向众人看齐,也就是历来随大溜、赶潮流,大家干啥我干啥,别人不做我不做。自古以来中国人一言兴衰,认理从一而终,极为老实和听话。事实上我们的大一统教育核心也是“听话"、"跟着走"、“保持一致"。陈丹青从美国回来后,经常到国内各大学演讲,走了几个学校他吓了一大跳,怎么每个学校学生提问的问题、语气和腔调都那么一致,没任何区别,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倒出。后来他明白了,中国大一统教育,完全一致的教材,清一色教学套路,教出的人当然都是"孖仔"。不仅仅是大学生,我们大陆中国人那个说话不是“一个味",有头有尾,完整齐刷,慷慨激昂,一本正经,基本不会说"人话"了。你看看港台文人写的书,自然朴实,率真直白,轻柔平淡,没人扳着个脸,从不拿腔拿调。
在中国你想出条"黑马",摆脱羁绊,完全不搭理世俗,过个响当当,彻底自我独立,有一番壮阔天地的一手人生,极其不易,几无可能。我们没有欧美、日本那样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这些国家你的整个一生,都己被妥善的安置,基本上什么也不用操心,就可以度过平安幸福的一生。在中国除非你有个好爹,生下来就在金窝银窝,家庭条件优越,即使是这样,望子成龙的父母也会为你安排人生路经,让你乖乖听话,动弹不得。如果没有好的家庭背景,你就必须为生存努力、奋斗,咬牙改变人生命运,否则你的生活就会稀里哗啦,一蹋糊涂,连基本生存都无法保证。不管是那种阶层定位,你都很难施展自我,独创个性人生。当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要刻意抗争,力求改变,至少先从一点一滴开始,让自己的生活尽量过得和别人不一样,这不是要追求表面上的"光鲜",而是实实在在地改变生活品质、提升过日子的质量,多读书,多去运动,多去旅行,接受新事物、新观念,遇事敏感好奇,保持一颗永远年轻的好动的心,由此慢慢地你会发现一个日渐更新的自我。
1990年我在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工作时留影,左一为分社当时的司机张师傅,左二是我,时年33岁,左三太太,当时我们刚认识不久,左四为好友韩健君的儿子。
1986年我在内蒙古画报社担任美术编辑,出差到江西卢山在宾馆所照。
1988年我乘船在过琼州海峡,那时跑到海南找工作
太太年轻时在新华社内蒙古分社院内留影
这几幅照片忘记了在什么时间、何地所拍
在锡林郭勒草原蒙古包内,与蒙古族歌手合影
后一篇:2101/两种“面孔香港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