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家里外国硬币一大罐

分类: 国内外旅行见闻 |
家里有一大罐子国外硬币,都是近十年去国外旅行带回的“战利品”,大概有几十个国家的,我和太太去欧洲比较多,去过30多个国家,幸亏欧盟一些国家统一用欧元,不然我的硬币国别更多。用人民币硬币来参照,这些国外硬币大大小小,大的比人民币1元硬币至少大一倍,小的比人民币一角钱小一倍还多。国外硬币相当多并不是越大越值钱,也不是相反,而是不规律。硬币绝大多数是圆形,个别的也有异形。厚薄也有区别,厚的相当于人民币1元硬币再厚一倍左右,薄的象块小铁片。一般来说,越厚的币值越大。颜色大多白色,也有黄色,还有白色镶黄色,个别还有古铜色。这么多国外硬币积在家里,除了常用的欧元、美元和日元,还可以再出国时用。其它大多成了"死钱",可能永远沉睡了。去银行兑换不可能,小币种不能换,硬币也不能换。指望再到这些国家拿上消费,猴年马月的事了。况且可能去了还会揣一把回来,人们总是习惯回国前把剩下的当地币花光,但那有那么时机正好好呀!
这次离开丹麦,在哥本哈根机场故意买2瓶酒,用光了丹麦克朗,连硬币也顶上,不够部分刷了卡,以为万事大吉了。结果刚才太太收拾行李,还是找出2枚5元和10元的丹麦克朗,沒机会花了,只好往回拿。实际上即使有机会花悼,就那么几个小钱,怎么花,买什么,真懒得去折腾。人的本性就是全知道该干什么,可偏偏不愿意去搭理,故意躲开。
为什么存了那么多国外硬币?
上世纪九十年代出国还比较稀罕,也就跟团走个泰国、韩国、马来西亚、日本等,还有台湾,我和太太自己还去了蒙古、新加坡、印尼等。那个时候一个团出游还拉条幅拍个合影,互相留电话,挺当回事儿。出国回来前,有点“小虚荣",还专门抓一把硬币带上,有多少种都要凑全,当做纪念品了。回来后弄个大钱罐子存着,不时拿出来摆弄一下,挺当回事。记得最早还弄个硬币"纪念册",拿回来的硬币全部插入,方便拿出欣赏。近七、八年出国旅行频繁,每年四、五趟,旅行已成平常日子,平凡而普通,早就不以为然了。存硬币做纪念的心思早废了,每次回国前都想把所换当地币消耗尽,多了就换成欧元、美元,少了就能买啥买点啥,就是不想带走。愿望虽是如此,但旅途变化多端,事情常常心非所愿,不是想怎样就怎样,兜里一堆硬币扛回来,还是"家常便饭",只好往钱罐里一扔了事。有机会再去己走过的国家,会找出原积下的硬币,心想出去花了,可一不小心,就又"历史重演",照整不误。我想,象我这样的情况指定不少,一些旅游热点国家该有多少硬币流散出境,就此石沉大海呀!
其实我常去的国家,比如日本已5次,美国4次,德国和法国4次,加拿大有套房子,自会常跑。日元、美元、加币、欧元硬币,怎么也不是负担,不过常是个周转罢了。经常出国旅行,还是在离境前,把剩下的当地货币,尽量花光用尽,不然拿回来,就等于是"废纸"了。象我十几年前去过蒙古,手里到现在还有一点蒙古纸币和硬币,如不再去,永远废悼了。总想着以后会再到一些地方,心里念念不忘,可是人生就是不如意,不如意一辈子,有多少心愿和梦想,就象这手里的硬币,那一罐子沉甸甸的硬币,沉睡不醒,永远迷茫……
开车从挪威卑尔根、弗斯、奥勒松的一路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