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6/灿若灯辉-----巴林冻石灯光冻

标签:
收藏文化 |
分类: 巴林石漫谈 |
巴林冻石灯光冻出产时间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产量极少,块形小,多是印章,沒有大件。成份主要为纯净的水铝石,浅层矿脉才可形成这样的胶体物质。灯光冻一般为蜡状光泽,呈灯辉浅黄色,质地细腻、纯净和温润,地子为冰冻状。巴林灯光冻石质透明或半透明,灯光一照,满体透亮,灿若灯辉,所以就叫成了灯光冻。关于灯光,常识上有两种解释,一是指灯的亮光,还有是指舞台上或摄影棚内的照明。灯光大体还可分为高光、聚光、散光、柔光、强光、焦点光等。如果把这些概念引申到巴林灯光冻,石头自然散发的是柔光,打灯后石头更为亮堂是聚光。也可以这样说,精彩的巴林灯光冻,光影下美丽的身姿,清纯的面容,让我们又一次认识到灯光照射的无限魅力。光明才有世界,光明才让巴林灯光冻概念成立,光明之下我们看到这样清雅秀丽的美石,我爱光明!
这样光灿若灯的石头,这样如灯在手的石头,让我们一见就倍感亲切、温暖和放松。这样的一块石头捧在手,就象掌心升起一团灯火,照亮四周,遍撒光明,也让我们的心灵充满温暖,亮堂堂分外透彻,感到未来一片光明。若论地子通透灵爽,通体明莹,石里生泉,一色至底纯净无杂,灯光冻在巴林石中首屈一指,无可比拟,凭借"天生透质",成为巴林冻石里最知名、最耀眼的品类之一。
即使不打灯光,自然光下的灯光冻,看上去依然晶莹透澈,透度明显,质感完完全全象点亮的一盏灯,光晕柔和温暖,微微泛黄,映照周遭的一切。凝视一方灯光冻,我们总是无限感慨,怎么有这么通透的石头,水性和冰味质感强烈,如果巴林石在中国四大名石中是以整体质地冰爽凝冻知名,那么灯光冻就是最冰最冷的那一快,是巴林冻石冻感最强烈,石质最"冰清玉洁"的代表。灯光冻还是“跨石之石",青田石的至尊极品就是灯光冻,从古至今是传说中的青田石稀世珍宝,产于明代中期,产量稀少,当时灯光冻的精品就贵比黄金。古代文人对青田灯光冻多有赞誉,同属一类,也可视为对巴林灯光冻的评价。明郎瑛《士修类稿》中载:“今天下尽崇州处灯明石,温润可爱。”明屠隆《考簄余事》中说:“青田石中有莹洁如玉,照之若灯辉,谓之灯光石,今顿踊贵,价重于玉,盖取其雅,易刻而笔意尽也。今也难得。”明甘旸《印章集说》写到:“石有数种,灯光冻为最。”巴林灯光冻现己几近不产,多少年已不见矿脉,不多的存世量,己难见身影,谁有一块精品在手,会被藏家狂追。物以稀为贵,更以寓意吉祥为上上境界,一块灯光冻在手,有如指路明灯,点亮人生旅途,指引奔向光明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