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中国传统玉雕茶壶与巴林石雕壶

分类: 巴林石漫谈 |
回望历史长河,关注石雕壶这个话题,知道中国商代就有了人工用玉雕硺的酒壶,元代出现的玉制酒壶,质地和工艺粗糙。据说茶壶从宋朝才开始露头,但直到明代后期,人们才开始雕制玉质茶壶,材质是粗劣的灰青玉、青白玉,品质不怎么样。不过这个时候,才算世上始出石雕茶壶,中国古代玉与石不分,石与玉统称为玉,这个时代的玉雕壶也可称为石雕壶。民国末期,才有人按硬度认真划分石与玉,按硬度3-4分界,往下数为石,往上数称玉。
中国传统民间明末、清、民初的玉石或石头雕壶,比如玉髓壶、玛瑙壶、寿山石壶,基本上是小型壶,个头不大,随手可握。如果较真非要说石头雕的壶,就是从这时有人用寿山石开始雕壶,石雕壶自此登上历史舞台。那时玉或石壶从不真用于泡茶,仅做为摆设及收藏。也有用白玉、翡翠雕硺的壶,但材质的种质、水份和色彩均为普通,这不外一个原因,雕一把壶所用原石挺大,选材上诸多困难,没那么容易。就是到现在,使用寿山石、巴林石雕壶,也是件让人犹豫不决,颇要思量一番的事。至优品种的石头,想都别想,没谁肯用巴林石鸡血石、福黄石来雕一把壶,只能用巴林冻石、彩石,但也止步在中等品级的石头。知名石壶雕刻艺术家陈明志,早年在巴林原石稀拉溅时,雕过一批巴林鸡血石、福黄石,以及上好冻石的壶,统统被一位台湾藏家收走。前些年他去台湾,希望高价回购这些壶,当年初涉雕艺,毕竟功夫浅,作品不太成熟,如现在拿回改雕,无疑会大增艺术品质。台湾藏家那里肯回让,谁都明白,这是一批中国历史上材质最好的石雕壶!!!
不可能再有,绝版到此。
中国曾出现史上玉质茶壶的颠峰,顶级精品玉雕壶诞生在清乾隆时期。那时满清刚拿到新疆,豪情万丈,春风得意,上好的大块玉石不许它用,统统送到朝廷。清乾隆年代的玉石雕壶质地好的不得了,润洁清爽,均称雅致,形态优美,不同凡响。过去从来没人用这么好的羊脂白玉雕壶,没一点可能用的到,即使是一块品质极佳的羊脂白玉小摆件,都难以寻觅,何况用更大块羊脂白玉才能雕一把壶,那该多奢侈,多土豪呀!
真想这么干,那简直是异想天开,完全是白日做梦。可在乾隆时的朝庭就不是个事了,大把的精品玉石堆积如山,随意摆弄折腾。这就是历史上材料质地最好的精品白玉茶壶只出在这个时候,也只能出在这个此时的原因。不过这也是暂时现象,随着人们对羊脂白玉的认可和珍惜,羊脂白玉价值迅速水涨船高,全天下就再没人肯用精质白玉雕壶了,实在用不起,真舍不得用了。
清末民初还出现一些中等质地翡翠雕刻的茶壶,造型精巧,工艺细致,构成多为观音坐莲式、龙把凤流式、佛水式、莫卧儿式,其中有些壶薄胎技巧高超,壶壁玉质几可透视,状如纸薄,让人惊叹。雕壶最考技艺的就是薄胎,功稍有欠,就会破壁,功亏一篑。一把石雕壶只有雕的壁如薄纸,才有莹透、轻盈和灵巧的气度,才象一把精巧玲珑的壶。能称一把好的雕壶有各种先决条件,但薄胎技艺过关是首要门槛。可以说中国石或玉雕技术水平、艺术创造力,在这个时代已达到相当高度,造型优美,雕艺精湛,形态高雅富贵,具有皇家气派。外轮廊形式优美,造型出神入化,内涵和谐沉静,形态刚柔相济,整体贯通完美,留下了一大批至今仍难以超越的雕壶艺术精品。毫无疑问,清代是中国玉器制作的鼎盛时期,承继了数千年传统的琢玉技术和风尚,集历代创新工艺之大成,创造了大量的优秀玉雕作品。清代玉雕玉质美、琢工精、设计妙、造型奇、用途广,一切都前所未有。乾隆皇帝爱玉成癖,千方百计收集旧藏,又创新品,使乾隆年间玉器制作达到中国玉雕史上的顶峰。
这里特别提一下这个莫卧儿式雕壶,中国玉石雕壶相当比例是这个风格。所谓莫卧儿,是指16世纪中叶至1857年期间统治印度的蒙古人后裔。这个阶段印度北部的痕都斯坦人精于玉雕,技巧精湛,水平高超,其中特别以雕壶最为出色,具有相当艺术观赏价值。这些玉雕壶多用和田玉,玉质细密,质地温泽,一水纯色玉材,全部是一器一色,不是青玉、白玉,就是碧玉。中国传统玉器爱留皮依色巧雕,莫卧儿玉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莫卧儿玉壶形制特别,壶体及壶盖多是瓜棱形,瓜棱又每瓣向外凸现,两瓣之间构成一道凸棱,而壶流又经常雕作羊头或鸟首,极为精美别致。莫卧式玉雕茶壶还会镶嵌各色珊瑚、绿松石等,或加金、银丝嵌饰,壶把也多加雕琢,提梁则多是铜镀金,壶体也会有部分烧珐琅装饰,整体上华美异常,分外俏丽。这种精美的玉壶传至清时中国,让乾隆皇帝满心欢喜,十分珍爱。这对中国当时的石雕壶风格、技艺产生了很大影响。可能我太"敏感",如今石壶雕刻艺术家陈明志,多用内蒙古产巴林石雕壶,这与擅雕壶的莫卧儿蒙古人后裔,两者都与"蒙古人"有关,相互之间是不是有点"遥远的呼应",有某种巧合。
中国传统玉雕壶与巴林石雕壶,应该是个传统继承关系,也是向传统雕壶优秀雕刻艺术、精湛技艺学习的必然方向。如果说我们老祖宗在玉或石雕壶艺术上曾创造过辉煌,达到一个难以企越的艺术高峰,我们就更没理由不向中国传统石雕壶艺术致敬。也要下决心,必须要在承继传统艺术精萃后,再超越历史高地,达到新的辉煌。继承传统,吸取精华,进而突破固有局限,才能真正获得新的成功。我们过去只提传统紫砂壶对石雕壶的影响,这个没错,特别是紫砂壶创作艺术与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具有泥、形、工、款、功的极大优势,是不可忽视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源泉。但中国传统石雕壶艺术同脉同源,更是能获得营养,沿续血脉的直接途径。
清代的玉质茶壶,所用白玉品质好,雕艺精湛。
后一篇:1805/別提前过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