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喜欢香港玛莎超市

分类: 杂谈 |
今到香港信德中心谈事,无意间发现一间玛莎超市。面积不大,生鲜占比不多,但都是我喜欢吃的东西。立即收罗了一大堆,欧洲进口的大红薯、小红薯、土豆、沙拉蔬菜若干种、英式早餐茶、锡兰红茶、混合干果、大蜜枣、去核青橄榄、松饼、干烙饼、面包若干种等等,把背包塞得满满,背着好重,走一会,就要放缓脚步慢一点,喘口气。过大陆海关,尽量老道地面不改色心不跳,沉着冷静过了去,心里还是有些不安,蔬果不让带,查到了很麻烦。
玛莎百货Marks&Spencer,简称M&S,是英国最大的跨国零售集团,本土有800多家连锁,全球40多个国家有近400多家店,可称为英国代表性的企业,人们说玛莎最英国,老牌英国味十足,毕竟是一百多年历史了,从一个小士多店起步,真了不起!
2008年中国上海首家玛莎开业,陆续又在武汉、南京、宁波等开出15家店,只过了8年,又宣布全面退出中国。据说是"水土不服",被网售冲击的抵挡不住。真可惜!
还没开到深圳就没影了,不干了,白让我日思夜盼一番。
我对玛莎颇有好感,只要到香港必去,早先去最多是玛莎时代广场店、海港城店,偶尔去中环中汇广场店,沙田新城市广场店也没少晃荡。不过,这两年时代广场和新城市场的玛莎己不见踪影。到欧洲旅行,伦敦、爱丁堡、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城市,我看到玛莎就进去,特别是几次去巴黎,都住在老佛爷百货附近,其正门斜对面有家玛莎超市,我常去买水果、沙拉菜、饮料什么的。很熟悉那个总以嫩绿颜色出现的M&S,一看到就感觉很亲切,马上想进去看看。
以前常去的香港玛莎百货,附带个小小的超市,不大点,小的可怜,不是纯粹的超市。太太会选些衣服,后来态度就不积极了。玛莎自1928年起,就创了个自有服装品牌"圣米高",还有好几个服装牌子。自个从不设厂生产,全是设计好,选中原料,委托别处加工。这样成本低,衣服好便宜。可就是品质不咋地,太象大路货了。太太现在遇到玛莎也进去看看,速度极快就出来了,再不从这买东西了。我喜欢玛莎,不喜欢"和尚",喜欢"架裟",只钻这个小超市。
家里常年喝奶茶,茶叶始终从这拿。进口的英国、印度、锡兰、肯尼亚各类红茶质地好,喝着有味,又安全。花生、开心果等干果,饼干和曲奇之类等没少鼓捣。今天在香港遇到的玛莎,是间真正的超市,面积虽不大,却有不少蔬菜、水果、肉类、面包、甜点等"生鲜",这种业态的玛莎,欧洲到处都是,规模都挺大,但在香港有卖生鲜的玛莎,我还是头一次领教,真是太棒了!
超市的品质体现在出售生鲜的比例上,北美有的知名超市此项可达40%以上,可以说没有生鲜食品,或很少生鲜食品,不能称为超市,只能算个士多店。我"欢呼"香港玛莎超市,是因为这的东西几乎全部纯进口,连根葱都是,样样东西都好,恨不得全打包回家来。
2017年2月在巴黎,混到法国人中间在玛莎超市买食品
前一篇:1792/朋友间的生意
后一篇:1794/山姆的购物车改得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