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9/早年去美国后悔吗

标签:
情感 |
分类: 杂谈 |
不久前,太太表姐一家从美国回国探亲。先去内蒙古看望了双方老人,然后表姐、表姐夫带女儿到深圳来玩。主要想让6岁就去了美国,现在长大成人的女儿了解一下中国改革前沿的广东。我们带表姐一家参观了深圳莲花山、欢乐海岸、海上世界,到新开张的大卖场万象天地逛了街,品尝了粤菜老品牌胜记,四季润园好吃的椰子鸡,喝了春满园的广式早茶,最后还去了香港美心在深圳开的意大利简餐星美乐,这一顿可稍稍缓解她们有段时间不吃汉堡、披萨的"焦虑"。表姐的女儿在美国长大,只习惯美式的餐饮。太太还带着表姐一家去了我们在惠东海边的度假屋,在海边大排档,边迎海风边听着海浪,吃了顿渔家海鲜。惠东沿海那一天天气不错,阳光、海浪、沙滩,给“美国人”留下的印象挺好。有几天时间,太太还领着她们到香港,澳门转了一圈,对东方国际大都市的繁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的东部,能看到这个国家最光鲜的一面,深圳成群的高楼大厦,宽阔的街道,高档繁华的商业,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在某种程度上,比美国还要强,这也是许多中国人沾沾自喜的地方。相比较而言,美国很多地方就是个大乡村,只是自然环境好,空气清新洁净,水清亮干净,到处绿草青青,树木成荫,到处是大花园。可以说美国一个最现代化的国家,却难以看到现代化的痕迹。真正明白的人,才能看得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中国的光鲜靓丽都是表面,政府可以动用一切强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拆那里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借八辈子都还不上的债来搞城市建设,一眨眼可以迅速堆起个"金山银山",弄得城市表面五光十色,金碧辉煌。但就是不能进城中村,不能去小街小巷去看,那肯定是“一地鸡毛”,环境脏乱不堪。
表姐夫原在国内东北一所有名的军工大学教书,上世纪八十年代去了美国当访问学者,机缘巧合入了美国籍。姐夫和我聊天谈到在大陆的同学,有的当了官,有的发了财,都混得蛮不错。而自己也不过就是有个美国身份,似乎感觉有些失落,他多少开始怀疑当初选择的价值。有表姐夫这种“感慨”的人我还遇到过,大学同班一个同学,上世纪九十年代移民去了美国,太太在大学教书,他自己一直开画廊,整体收入可以,在美国算是生活很不错。我们在深圳和美国多次见过面,聊过不少次“大天”。他偶尔会提到如不离开中国,现在肯定是知名的大画家了,画的画也会大有市场。我觉得可能这都是事实,表姐夫和大学同学如一直在中国,完全可能发展顺风顺水,很有成就,有权有钱有名不在话下,但这样就很好吗?我的态度是这样,毫不怀疑他们当初选择的正确,也就是说早年去美国决定一百个,一千个应该!至少在美国这么多年他们活得自由自在,身心愉快,活的是自己,不用说假话,不用伪装,可以堂堂正正做人,光明敞亮讲话,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正常的去努力,平平安安的生活。不用为向上爬,为赚大钱,为名为利,勾心斗角,处心积虑,装孙子,扮鬼怪,受尽欺辱,死命被人欺负,总之不用过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他们一定知道,国内那些荣华富贵,那些耀武扬威,那些仕途光明,要拿什么才能换来,可能还没得到什么,就被气疯了,气死了。要是我,绝不会用有尊严,身心自由,平静幸福的生活来替代表面光鲜靓丽,实则痛苦不堪的所谓“成功”。还要看到有多少人虽然得到巨大利益,非富即贵,最后还不是把自己给折腾进了“局子”,结局非常悲惨。也有的喝坏了,累垮了身体,早早芳华尽逝,告别人世。因此,应该被羡慕的正是在美国的他们,应该时时感到遗憾的是我们。人的一生最重要的还是美好、安宁的生活,自由的心智,健康的身体,其它一切都是粪土。还是尼采说过的那句话,人生最高境界,就是人生快乐!终生被强烈的欲望折磨,被利益得失纠缠不清,心力衰竭,苦苦煎熬,这样的人生哪有快乐。
前一篇:1748/易开启才是好食品
后一篇:1750/出国为什么不能跟团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