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梵蒂冈大教堂登顶

标签:
梵蒂冈大教堂 |
分类: 国内外旅行见闻 |
知道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只有0.4平方公里。四面都是意大利,城就是国,城就是首都,城就是一切,是典型的“城国”,国名也是梵蒂冈城国。实际上梵蒂冈并不仅是这点地方,还有拥有产权的一些教堂和物业。梵蒂冈虽小,但实际身份却非同小可,这是个地地道道的“教皇国”。这里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天主教的最高权力机构圣座在此,教宗驻地也设在这。梵蒂冈在“精神”上,统治着世界上信奉天主教六分之一的人口。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如此巨大价值观的输出力量,梵蒂冈是个无可争辩事实上的“大国”。这个国家与12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没有中国,中国的天主教是独立自主自办,与教皇没有任何关连。有趣的是所有各国驻梵蒂冈的大使馆,都设在意大利的罗马,连意大利驻“圣座”的大使馆也不例外。稍微做了点“功课”,梵蒂冈在历史上并非这样“局促”,曾经在意大利中部拥有4万平方公里的直辖领土,罗马为首都
。这样才有实力在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设了世界上最宏伟的建筑梵蒂冈大教堂。直到19世纪中叶,意大利开始逐步统一,1861年有了意大利王国,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教宗被迫退居梵蒂冈中。这个阶段梵蒂冈的存在含混不清,直到了1929年2月11日,墨索里尼政府同教宗签订了个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国土就此固定成了现在这么一点点。
今年2月14日我和太太到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参观,当时发了条微信:
“参观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这是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于西元326年落成。圣彼得大教堂是欧洲天主教堂的朝圣地及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16世纪教皇朱莉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教堂,并于1506年破土动工。经过长达120年的重建,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建成。”这段文字当然是从网上“抄”后改写。
做为一个早年习画者,我对参与建设这个大教堂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这些大师更感兴趣。在大教堂看到了米开朗基罗的《圣殇》,这是这位杰出大师24岁时的作品。圣母怀抱死去儿子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在作品中刻画的淋漓尽致。不过同行的一大帮大学老同学,觉得应该先爬圣彼得大教堂的顶端。每人门票8个欧,这次教堂登顶的经历实在难忘,主要是这个顶太难爬了。坐电梯前后总共要爬551个台级,乘电梯后,要爬的台阶是320级。攀爬的过程可以用“险峻”两个字来形容,不少台阶地方狭窄,空间压抑,仅容一人弯腰低头通过。还要特别小心,有时要边走边抓紧旁边垂下的绳子,才能保证不摔下去。个别处就像爬洞穴一般才能穿过去,别提多困难了,爬的好累呀。楼梯太多了,爬一段就气喘呼哧,要休息一会。这个休息也不容易,楼梯经常是盘旋状,当只能容一人通行时,你停下了,后面就堵了一大串人。必须找个能“躲”的,不影响别人的角落才可以。好不容易爬到教堂圆顶顶端,虽然累个半死,中间也无数次懊悔干嘛来登顶,真是“花钱买罪受”!
但是登顶后,俯视鸟瞰整个梵蒂冈城国,尤其是壮观的圣彼得广场,感觉还是特别值。因为这可能是人生唯一一次,可以在高处俯瞰“整个一个国家”的机遇,太珍稀了,太了不得了!
2017年2月14日参观梵蒂冈圣彼得教堂,这是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于西元326年落成。圣彼得大教堂是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
爬了320阶狭窄陡峭的台级,累的呼哧哧,歇了几回,登上梵蒂冈大教堂最高顶,梵蒂冈周边景色一览无余,蔚为壮观。
距梵蒂冈大教堂不远,台伯河畔,是圣天使古堡。这里其实是公元139年建成的一座皇帝陵园,只是由于罗马多次受到外族人侵袭,而这个建筑坚固易守,后来就多被用做防御性堡垒了。圣天使古堡与梵蒂冈只有几百米之遥,为此,在教皇受到战争威胁时,这里曾经是教皇的避难所。它与梵蒂冈之间有一条暗道相通,遇到危险时,教皇可通过这一通道从梵蒂冈潜入这座堡垒。
后一篇:1602/佛罗伦萨的阿若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