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4/从巴林石看老挝石

标签:
巴林石老挝石收藏 |
分类: 巴林石漫谈 |
现在老挝石几乎“一统”石天下,到处是老挝石的影子。“四大名石”寿山石、昌化石、青田石、巴林石日子不好过,颇受冷落,几乎卖不动。想想2005-2012年石头行“黄金8年”,那个红火热闹,似乎是个人,弄几块石头就赚钱,阿猫阿狗都不例外,与现在的境遇真是天上地下。这几年经济大势不好,“盛世收藏”,反之不言而喻。反腐又让“雅贿”断了路,没有多少人买石头送礼了。好在老挝石来了,价格便宜,品质不错,色彩好看,地子清透,让大家终于有的玩有的卖了,有能混口饭吃的可能了。好像是老挝石救了石头这一行,救了一干众人,不至于马上倒下,太快饿死。我也弄回不少老挝石,开始看着很喜欢。干干净净,地子那个爽透明亮,色彩也鲜艳饱满,好漂亮!对比寿山、昌化、青田、巴林石,东西又超级便宜,“物美价廉”当然最受欢迎。不过老挝石看多了,对比来看巴林石,总觉得老挝石有点“不顺眼”。
1、老挝石品种太少。感觉老挝石主要就两种,黄色和深红色石头。前者虽被分为老挝黄和老挝北部黄,实质上并无明显区别,都是块头不大,有些包皮沁色的独石,色彩与品质几近一致,只不过产地有一些距离。老挝石中这种黄石头最具价值,特别好的与寿山田黄感觉极为近似。后者深红石头,是那种酱红、沉红,绝大多数老挝石都是这个颜色。虽然也可以分拣出其它色彩的一些石头,但数量很少,都属于个别、特殊一类。因此老挝石看来看去,就那么几样石头,难免有些单调乏味之感。比之巴林石鸡血、福黄、冻石、彩石、图案石几大类,几百个品种的丰富多彩,百花争艳,老挝石的确过于单一,这样的石头看多了,就会有点“不耐烦”。
2、老挝石缺乏润度。比之巴林石的温润细腻,有相当的深入耐看空间,老挝石过于敞透直白,一览无余。一眼透底,过贼、过艳,过于明晃晃,缺少回味,缺乏深沉。少了些温润、柔性和内蕴。
3、石头如不讲历史积淀,文化附着,只讲石头本身,那石头就是块石头,与满山遍野,到处都是的石头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有的石头色彩漂亮些,质地晶透些。石头有价值在于石头不是商品意义的石头,而是艺术品之下的石头,收藏品之上的石头,这是赏石、玩石、藏石的基本常识。从这个角度讲,巴林石相比千年历史文化浸润的寿山、昌化、青田都有所不及。看一块巴林石就不如看一块寿山石,那么有艺术内含,有文化品性,有历史风采,这是先来者占尽的天时地利,时空的先机。岁月风霜,长路漫漫,历史无法倒转和选择,无可奈何,无法比拟。巴林石后经过积极努力,也极速增添和修炼了一些文化积累,历史风云,不再赤裸裸只有石头光身,让石头耐看了一些,有品位了一些。那做为外来闯入者的老挝石,且不说如何融入中华石文化之列,仅就讲历史沉淀,文化积累,艺术修为,可以说完全是个空白。比之巴林石,这方面差得可不是一点点。
雅臣智业收藏的巴林鸡血石、巴林福黄石、巴林冻石
前一篇:1513/在外“如厕”
后一篇:1515/你在外边“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