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3/喜茶"不喜"

分类: 餐厅评论及吃吃喝喝 |
周日陪太太逛街,按惯例我找个喝东西的地方等她。看到"喜茶"人不多,就近选择。路过这家店多次,看到总是排长队,很奇怪,茶饮店也如此“火爆”,真是“骇人听闻”,过去从来没有过。有次还好奇进去转了一圈,一大排茶罐子挺显眼。后来在媒体上看到,这家“出身”江门的茶饮,原叫“皇茶”,2011年创立,后获得1个亿融资,现在珠三角已有近百家店。据说喜茶一家店一天能卖出2000杯茶饮,人均消费35元左右,月营业额能上百万,挺厉害!
除了茶饮,喜茶还有面包,风闻请来了台湾国际级面包烘焙职业大赛冠军的面包师傅,推出了20款创意软面包。比较受欢迎的是爆果肉榴莲王,很菠萝的菠萝包等。喜茶最著名的特点就是排大队,排队2-3个小时平平常。不管怎么费劲,耗多大功夫,还是有人乐意去排这个队,好像不排队喝一杯喜茶,就象没赶过什么时髦,没搭联上什么新潮似的。也就是现在喝喜茶,是年轻人最时尚的一件事,什么时候一样东西变成了一种生活追求,一种时尚态度,那怎么能不火,不大受欢迎呢。不过喜茶的排长队,正是人们对其最撇嘴之处,不是抱怨排队时间长,而是据说喜茶开始时雇人排队,受雇之人不仅给免费饮料一杯,还给10元报酬。好像喜茶也不避讳这一点,认为这是一种营销手段。也是呀,做为促销,这也算是可取的招数,况且一开业大肆排队,制造轰动效果,"秀"出颇受欢迎的形象后,人们之后“习惯”了排队,也就真成了排队,目的就达到了。
我点了一杯奶茶,首先问收银员奶茶有没有糖,先说奶茶都是甜的,事先己调制好了,又接着说也可以不加糖。但强调了两遍,说如果不加糖,奶茶可能会有些发“涩”,我说没关系。微信支付时,收银小姐复了单,重复了是冻奶茶,不加糖。给了我小票和一个提醒“盘”,这个盘闪亮了一圈红点,饮品就好了。我等了很长时间,至少10分钟以上。可以坐等,但我一直在柜台前站等,看水吧那两个小伙子调制饮料,以及观察服务生怎样交付饮料。注意到后者有个细节,调制好的茶饮,都用抹布擦一下杯子,很长时间抹布都不冼不换。杯子不得不擦,调制饮料的过程非常急促和“粗暴”,动作很生硬,劈哩咔嚓响声很大。茶饮制作挺麻利,但是太摔摔打打了,水花茶汁四溅,杯里的东西被剧烈晃荡后外泄。不认为这样做茶饮不可以,也理解地方小,堆的单多,必须制作的“飞快”。但看着还是不舒服,这本来可以成为一个“秀”的过程,就像泡一杯咖啡或茶,从来都是件优雅轻松的事。
奶茶到手时,饮料杯上的贴纸,写着是什么奶茶,无糖。但喝了第一口,好甜!马上端回去,说搞错了。服务生在柜台先说对不起,马上给重做。等我回到座位,她又追过来说奶茶是事先调好的,本身就甜,没办法做出不甜的。我强调点单时与收银小姐清楚地核实过,确实有无糖的奶茶,又手指杯子上“无糖”的标示。服务生坚持说我们这个“无糖”,就是这个甜度。看我态度坚决,她只好表示给重做一杯。我有事等不及,就说算了,扭头就走。花了钱,等了很久,又耗费了半天口舌,但没喝上东西。对“喜茶”的好奇心,探究的兴趣己荡然无存。通过我刚才的一番啰嗦,明白无误喜茶完全可以做一杯“无糖”的奶茶,不然不会最后可以“重做一杯”。沟通不畅,做错了事很正常,马上认错,不推脱,立即更正,事情早化解了。但不讲理,一个劲"耍赖",好象是我们本来奶茶就这样,是你似乎在没事找事,这就让人不愉快了。“喜茶”我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本来这也不是我来的地方,满眼都是年轻人,我走错门了。
前一篇:1502/摩纳哥就是个小镇
后一篇:1504/守金视铜,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