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喝白酒人数加一

分类: 餐厅评论及吃吃喝喝 |
早年大家日子还不好的时候,没人在外边请客,当时也没什么馆子,也就有个"国营食堂"什么的。还有那时人都没钱,谁也没本事在街上请客。谁请饭都叫到回家里,有个肉菜,上只鸡就了不得了,惊天动地,一片欢呼了。不过在内蒙古西部,去人家吃饭,经常有个细节最震撼。一进门门口就垛着一大捆白酒,一捆有24瓶。那时的白酒都没外盒,用塑料绳绑成一件,之后才陆续演变为12瓶一件,6瓶一件,包装也越发讲究,有小盒有外箱。这门口的一大件酒未必能喝完,要的就是个气势、豪迈!
也是请客人表现的一种心意。不过内蒙人也确实能喝。
也是请客人表现的一种心意。不过内蒙人也确实能喝。
所谓"喝白酒人数加一",就是内蒙古西部一种喝大酒的风气,来喝酒几个人,就上几瓶白酒,除此外还要多加一瓶,人数=瓶酒数
1瓶。也就是平均每人喝一瓶,但还不够,要再加点。喝的都是烈性酒,起码52度以上,否则会觉得没劲。在内蒙古的酒楼吃饭,经常见旁边经过的客人抱着1箱酒进来,那是6瓶,甚至抱2箱酒12瓶,没啥稀奇,这就是一顿喝的。前些年"八项规定“还没有,我一次有事回家乡,一个“领导"招呼晚饭,并不是他请,也根本不用他请,每天想请他吃饭的人排长队,根本轮不上。我和他见面的次数不多,但每次都是在别人场子"花天酒地"。这次十五、六个人,五星级酒店大厅房。五粮液喝了十几瓶,我还没沾几口。那时这种档次的酒楼,整一瓶五粮液2000多块,每人一盅佛跳墙也1000元左右,仅此两项,不算其它海鲜等菜肴,都有5万多块了。这次有几个象我这样滴酒不沾,喝的一人一瓶多。还有一次,也是八项规定之前,某企业在京请位厅局长,恰好我也在座,8个人有2个不喝,6个人先喝光了餐厅仅有的5瓶"1573",意犹未尽,又派司机到外边买了3瓶,最后都底朝天。这是我亲身所历喝酒厉害,"人数加一"随便两例,实际上做为内蒙人对此早就见怪不怪,太普遍了,早就习以为常。最近一些年人们喝的少了,不那么邪虎了。但能喝酒,喝酒厉害依然是内蒙人不变的"传说",很容易就拎出个喝白酒有一斤量,甚至还要多的"酒仙"。
回家乡常听人这样说,说昨天喝了大酒,到现在还很难受。还有说刚喝过一场大酒,今天坚决不喝了。这"喝大酒"必是一种海量,喝的豪爽英雄,喝的雄浑仗义。男人可以喝点酒,也应该喝点酒,不然总少了男人的阳刚坚毅,胸怀千里,却滴酒不沾的男人总有点“奇怪",也因此少了不少四海兄弟。酒才能迅速拉近人的距离,几杯下去,马上就"哥们弟兄"了,喝茶喝一天,还离的好远。喝酒一点点即可,重在"入伙",重在参与了,能喝点就行,不必“人数加一“。
回家乡与大学老同学、老友在包头喝酒、喝茶(1-6图),在呼与老友一起喝酒(7图)
后一篇:1392/微群中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