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50/温哥华是谁的城市

(2016-03-28 17:11:12)
标签:

温哥华

中国

早知道温哥华中国人比较多。香港97回归时,据说香港人就跑来40多万,后来又回去不少,香港允许“双重国籍”,两头的好处都可以沾光。


最近一些年多数是大陆中国人移民的多,而且都是有钱人,来了就买独栋的房子。独立屋因为有地在温哥华卖的最贵,不少中国人专买旧房子,然后拆掉重建,或自住或炒楼。在温哥华凡看到比较新的别墅,基本上可以断定是住着中国人。不少“老外”因此离开了原住地,不愿意与张扬炫耀的“邻居”为伍。温哥华的“老外”越来越多迁到了城市外围,留下繁华地段,让中国人开始“独舞”。有人统计加拿大华人有100多万,其中大温哥华地区最多。温哥华下属的城市有西温、北温、本拿比、列治文、素里等,这有点象我们深圳除市区外,还有龙岗、宝安、盐田等。这些城市中列治文中国人最多,有40%左右。在温哥华你真的感觉这不是异国他乡,不是加拿大,而感觉这是一个中国城市,丝毫不陌生,一点也不胆却,完全象待在家门口,没什么新鲜感。我第一次到温哥华,乘坐的加拿大航空有3种语言广播,英文、广东白话、普通话,这个顺序既反映了中国移民在加拿大的地位顺序,也强烈地体现讲中文乘客的不可忽视。机场的所有指示牌都有中文,给我们验照入境的警察讲标准的“国语”。去预订租车处提车,一见是中国人,马上手指有中文服务的那位。来接机的地产经纪叫约克,原是德国人,他在北京留学12年,讲一口“京片子”,汉语流畅的让人吃惊,与我合影时自嘲为“洋鬼子”。列治文市中心地带的商业设施基本上都有中文招牌,甚至中文比英文还大,满街中文招牌,林林总总,大大小小,恍然间这是广东的某条街……。这种感觉我在纽约的法拉盛也有,法拉盛是纽约新的华人聚集区。温哥华街上的中餐馆比比皆是,任何菜系都有,小肥羊还开的挺大。华人超市大统华连锁好几个,里边合适中国人的食物来自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和中国大陆,食品种类比中国大陆还齐全。我去看了,光方便面就有几十种,中餐各种调味料数不胜数。在温哥华你想办些事,诸如买房、卖房、买车、租房、租车、叫车、银行等等,都可以对接中国人,保证没有语言障碍,都可以交流方便。电视有大把中文节目,香港的《明报》、《星岛日报》等许多中文报纸可买到或免费拿到。至少对于我这是件很高兴的事,如果长期在此生活,中文文字、影像有的看,不然肯定会闷死。


去过一些居住在温哥华的中国家庭,多是先生仍留在中国“奋斗”,把老婆和孩子留下来守家。参加过几次派对,我都险成“党代表”。他们都住在温西一带富人区,有的一套别墅就近千万加币,稍普通一些,也需二、三百万加币。家里都富丽堂皇,极为精致舒适。还雇有专职保姆,很象过去民国时代的“大户人家”。的确有一种印象,温哥华极富有阶层是中国人,中国人已成为这个城市主要的财富形象和代表,这让这座城市“中国化”的印象更为强烈。不过在温哥华并非不懂英文就事事畅通,也要看你过的什么生活。一些地道西餐厅不讲英文还是点不了菜,市中心大品牌聚集之地,不懂英文也难与卖家沟通。即使是麦当劳、星巴克要东西也有困难,象样的工作都要会讲英文,社交场面上这更是必须的。毕竟这还是加拿大,英国人打的天下,血脉根系还是这个种族。调侃一下说说是“中国的城市”,其实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可能。

1150/温哥华是谁的城市                         温哥华史丹利公园

1150/温哥华是谁的城市
                         温哥华史丹利公园

1150/温哥华是谁的城市
                         温哥华史丹利公园

1150/温哥华是谁的城市
                         温哥华史丹利公园

1150/温哥华是谁的城市
                         温哥华史丹利公园

1150/温哥华是谁的城市
                         温哥华史丹利公园

1150/温哥华是谁的城市
                         温哥华史丹利公园

1150/温哥华是谁的城市
                         温哥华史丹利公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