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午餐肉重回餐桌
(2015-08-04 11:12:41)
标签:
美食午餐肉猪肉餐桌梅林 |
分类: 餐厅评论及吃吃喝喝 |
现在去香港购物,又多一项选择,就是买午餐肉。但只买纯进口品牌,比如荷尔美的SPAM(世棒),这是最出名的午餐肉的牌子,其是午餐肉的发明者,出品一直非常地道正宗。但不少人觉得世棒午餐肉有些过咸,不太好接受。还有丹麦产的Tulip(三花),口感实际上比SPAM还要好,咸度适中,肉也有嚼劲。我还买“B2午餐肉”,这是梅林在捷克生产的高档产品。梅林是中国最好的午餐肉品牌,历史很长,1930年就有了。买梅林午餐肉我一定注意是国内销售,还是出口的,前者绝对不买,后者则可放心。为什么我现在有点“热衷”于午餐肉,这也不是仅我有这个消费热情,周边许多朋友不约而同又开始吃午餐肉了。这不奇怪,完全是国内猪肉很不安全,让人不放心,不怎么敢吃了。反而吃纯进口的午餐肉要安全一些,更让人安心。毕竟国外的猪肉不敢胡来,还是相对可靠一些。即使是国内那些“土猪肉”、“有机猪肉”也未必让人可信,中国最缺的就是诚信。午餐肉当然不如鲜猪肉好吃,又掺了淀粉及防腐剂,肯定有些不健康,但有时候“两害”必须取其轻。比较而言,纯进口的午餐肉其“害”,远远轻于国内的鲜猪肉之害。
“午餐肉”为什么叫午餐肉,而不叫晚餐肉,早餐肉什么。这是因为上世纪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人们买不起猪肉、牛肉,只好买比较便宜的午餐肉。而且午餐肉是熟的,打开就能吃,无需加热,简单方便,帮助很多人度过了生活难关。那个时候只有中产阶级及上流社会才吃午餐,劳动阶级并没有吃午餐的习惯。由于政府官员及公司高层在举办的午餐宴会上流行吃荷尔美的SPAM,使得Luncheon Meat这个“在午餐会上吃的肉”一词逐渐出现。这种食物传入中国时,引进商依据这句英文,将SPAM翻译为“午餐肉”,并由此流行开来。又因其成为美军的日常食品,并随着美军征战各地而迅速推广到全球。午餐肉曾经很长时间消失于美国人的餐桌,近些年因经济不好,午餐肉才重回美国人菜单上。据说全世界消费午餐肉最狂热的国家是韩国,韩国人一个新年假期就用去800万盒午餐肉,其中40%用于送礼。我也比较喜欢韩国午餐肉,相对新鲜,口味接近,而且价格便宜,在香港购买一罐也就20多港币。香港人也是午餐肉狂热的爱好者,香港许多餐厅出品都有午餐肉,百分之六十的香港家庭都常备午餐肉。我认识一个朋友还喜欢自制午餐肉,将肉与调味料打成肉泥,然后用保鲜盒蒸,不放防腐剂,少放淀粉,比较健康,又新鲜好吃。
其实午餐肉一直也没离开我们的餐桌, 午餐肉三文治,香煎午餐肉、面码午餐肉等等都是常碰到的食物。我买回午餐肉,主要用于炖煮之类的菜,比如炖萝卜、黄豆午餐肉,豆角、土豆、白菜、粉条、烩午餐肉等。每次放入肉不多,就不会太影响健康。有时也把午餐肉切片,煮面快熟时放入几片,再打个鸡蛋,午餐肉做为面的配菜也不错。午餐肉对我来说就是方便,保存期长,不用操心过期,想吃打开就吃,非常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