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香港回归之路》这本画册
标签:
版式纸画册国务院港澳办鲁平版式 |
分类: 杂谈 |
1997年上半年,我的公司受国务院港澳办委托,承接了设计制作《香港回归之路》大型画册的任务。国务院港澳办专派一位叫陈龙生的先生来深圳盯单,这个人很勤快,每天一早上班就准时到公司“报到”。
那个时候电脑还算稀罕物,远没有普及,数码相机还未开始应用,设计要用版式纸手工划版。也就是用铅笔、墨水笔、格尺,将所放的图片按需要的尺寸在版式纸上画成方或长方外框线,起一个示意图片放多大多小的作用。版面所用文字则事先用电脑照排机(有点类似打印机)排好文字,将文字影印成相纸,然后用界刀切割成块,按需要位置用胶水粘帖到版式纸上。当时还有专门一个行当就是划版式。如果画册P数多了,手工划版是个费力又耗时的事。图片要上电分机,即做电子分色,也就是将图片分解为红黄蓝黑四种网色,印刷时再将4色重叠回来,就又回到彩色图片那种效果了。记得当时港澳办拿来的全部是负片底经放大的彩色图片,这种图片印刷效果并不好,不如正片那么清晰、细腻。现在再看当时印的这本画册,图片画面效果有些灰泛,确实不够理想。
那时画册打彩色样子,要先出菲林,再用菲林上平板打样机打样。《香港回归之路》这本画册设计完毕,客户看过手工画的版式,并提出修改后,同意打彩样。第一稿打样装订成册,拿回北京让领导审核,据说是鲁平亲自审稿,这个人当时是港澳办主任,今年去世了。在中英关于香港回归谈判中,鲁平是不可缺的风云人物,立了大功。这本画册就是用他手写的书名。之后按客户要求,又做了修改,接着打了第二份彩样。公司派人专飞到北京送样,这是唯一快捷的方法,即使是快递当时也要4-5天的时间。我记得彩样打好后还未干透,每份样纸都在中间夹了张薄纸,以防蹭花,为赶时间就这样带上了飞机。到北京尽管已经深夜,公司派去北京的同事还是连夜在酒店手工用界刀切割彩样,然后以手工双面㬵粘贴,将画册装订成册,一直干到天亮,彻夜未眠,一大早又赶到国务院港澳办送样……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本画册是什么渠道介绍过来,当时也没问,事毕就更没兴趣知道了。只记得国务院港澳办派来的这个陈先生很啰嗦,给我打电话催稿要讲很长时间,从头到尾全是抱怨、发牢骚。接到电话听个开头,就扔到一边该干啥干啥,好一会再拿起电话他还沒讲完。这个先生每天都泡在公司里,见到我就开“批斗会”。我能躲则躲,躲不过也只有听他没完没了唠叨。公司那段时间客户多,凑在一起是非就多了,搞的人很烦。实际上做生意哪有那么顺畅,总是磕磕绊绊,对对付付,赚钱难就体现在这些不容易之中,生意如果那么好做,人人都发财了。特别是设计、印刷这行,不急不做,一急就要打破常规,接着无数困难要克服。对方不理解其中之“艰辛”,反而没完没了抱怨、指责,这不仅无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更加添乱。我多年的体会是这个人越麻烦,其身上的事情就越麻烦。懂行的客户从不吭声,交给你的单问都不问,相信你没问题,肯定能做到。做生意当然是看人,认准了就不再用操心了。入行20多年,我的公司已做过几千单,无一误事。
据国务院港澳办来盯单的这个先生讲,这本画册是专为香港回归大典而作,当时参加大典仪式的贵宾们人手一册。这是雅臣智业设计制作最重要的一本画册,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
画册封面,分精、平装
前一篇:995/敬畏专业
后一篇:997/居家还是挂绘画原作

加载中…